农村幼儿园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赵运丽
[导读]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摘要: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园德育教育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  幼儿园  农村
        一、农村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是一个担负启蒙教育重任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在重视幼儿体能、智能开发的同时,还要重视其德育教育。而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德育却往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和场景。镜头一:有一次在活动室里,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忽然一位幼儿叫了起来:“老师, xx拉大便了,好臭啊! ”教师走近该幼儿说:“这么大了, 要拉粑粑为什么不举手去上厕所呢        臭死人啦!”边说边捂着鼻子把孩子拉到了墙边,然后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幼儿们见状, 一个个都捂住鼻子边笑边闹:“臭死了, 臭死了。”甚至还有的孩子大声地叫着:“站到门外面去。”结果该幼儿胆怯地地站到了门口,等待着家长的“救援”。
镜头二:幼儿园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们来参加活动,看到的都是爷爷奶奶,鲜有年轻父母的身影,老人家们聚在起无所顾忌的随意聊天,尽管幼儿园反复强调幼儿园禁止吸烟,可是仍然能看到有爷爷吸烟的身影。在爷奶的意识里,小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好,上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吃饱饭,找个人看着他们别乱跑的地方。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原来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转嫁给了幼儿园,因此幼儿园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幼儿德育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农村幼儿园加强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教育契机,作为教师,要充分把握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利用这些细小的环节,充分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早晨,教会孩子说“早上好”, 饭前洗手教会孩子有耐心等待,有序排队,进餐环节教育孩子安静进餐, 玩具的时候让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平时别人说话时安静倾听,不插嘴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环节,其中却包含着让孩子受益生的好习惯如讲礼貌、守秩序、 乐分享、懂合作, 而这些好习惯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得以体现。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幼儿的好习惯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 都分幼儿将因此受益理生。
        (二)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孩子对于节日总有着不同寻常的兴趣,因为节日不单单意味着假期,还有各种有趣的活动。

农村幼儿由于接触外界新鲜资讯的渠道有限,更需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节日体验。教师应该善用这些节日,在幼儿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如三月份的“学雷锋”月,就可以给孩子多讲一些雷锋的故事 ,同时带领孩子去做好事,帮助他人,让孩子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母亲节的时候,老师带领孩子回忆妈妈辛苦的付出,一些情感丰富的孩子泪流满面,孩子亲手制作的一份小礼物 ,声稚嫩的 “妈妈我爱你”, 不仅让妈妈感动不已,也让孩子对亲情有了别样的体验。重阳节的时候,幼儿园邀清周边村子的留守老人来和孩子们一起过重阳节 ,孩子们给节爷奶捶背唱歌,再送 上自己做的小礼谷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重阳节,孩子们也对救老有了新的认识。从此,敬老真正成为了孩子生活的一 部分。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德育发展。陈鹤琴者先生认为幼儿园必须与家庭通力合作,才能让幼儿教育发挥奇特的效用。幼儿的教育并非幼儿园“单枪匹马的作战.更需要幼儿家庭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农村的幼儿更多的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起,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是全心全意的爱着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要让爷爷奶奶重视幼儿教育,首先要让爷爷奶奶看到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当孩子们回家,亲自给爷爷奶奶洗脚,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在爷爷奶奶面前,大方的表演个个小节目,都会让老人们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平时,老师和老人家们沟通的时候,设身处地的在老人们的角度多想想,然后找到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告诉老人家们真正有利于当代幼儿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让老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一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师幼情感,有利于幼儿的德育发展。幼儿的德育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的影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师幼之间一旦形成良好的感情基础,就会促使孩子接受他所喜欢的教师的情操和观点,并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一言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我们面对的是一张张白纸样的孩子, 在这些孩子涉世之初 ,我们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再白纸上书写对幼儿有益的东西。如果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与幼儿园的教育不致,没有形成一体化教育,那么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比如,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班级的两名老师间每天早晨见面相互问好.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会使用礼貌用语,晓孩子也定会懂礼貌,老师每天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耐心细致,那么孩子也 定会很平和,反之如果老师每天脾气暴躁,大喊大叫,那么孩子也定是很躁动的, 这样不仅谈不上什么德育教育, 孩子的安全都成了大问题。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孩子德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农村幼儿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形成家庭、社会、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给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1】陈凤. 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之我见[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00(052):249-250.
        【2】何翠月. 幼儿品德教育之我见[J]. 教育导刊, 2002(20):28-29.
        【3】张海娟. 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孩子天地, 2017, 000(005):P.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