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增强学生语言和阅读能力的重点科目,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虽然侧重于对文本的细读,但还是有许多缺陷,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做出分析及提出相关策略。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积累和运用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核心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必备品格,具体到语文学科中则是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教师要以文章为阅读教学基点,纵向延伸展开教学活动。
1立足核心素养,加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手段,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桥梁。而阅读教学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阅读能丰富知识,锻炼思维,陶冶情操,培养品性。阅读是识字的重要手段,阅读为写作积累语言和大量丰富的素材。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识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综合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小学阅读教学可以是开启学生认识世界的第一把钥匙,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助力。
2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造成阅读效果不好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他们只关注故事的趣味性,无法深入领悟作者情感;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做精细阅读,没有阅读目标。
2.2教师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情境和时机来刺激学生的反应、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去积极深入的思考,主动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思维方面的碰撞,从而丰富自我和发展自我。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精心设置的问题抛给学生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就按捺不住地提问,当学生回答不出或者回答得不全面时,就急于自己讲解给出答案,这种与学生争夺思考和发言时间,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思考、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且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那么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为了空谈。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3.1传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传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教学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如果是单篇阅读,根据阅读目标可以进行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求学生字斟句酌,深度挖掘。对于略读重在指引阅读方法,浏览全篇,抓住核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即可。而多篇阅读可以分类为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对于主题阅读,主要指引学生通过一个主题下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在类比中学习,开阔视野。对于群文阅读学生得到的信息量会非常大,教师要给出阅读议题,然后依据议题开展阅读。从单篇阅读,到主题阅读,再到群文阅读,甚至扩展到读一本书,许多书,无论运用哪些阅读方法,重在汲取真知,领略智者思想,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情感受到熏陶,启迪思想,陶冶心灵,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3.2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以形象思维为主,这是小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该在阅读学习中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多地积累语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范围广泛、体裁丰富、图文并茂的课文,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化抽象为直观,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创设集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为一体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依托情境有效地理解隐含在文字中的含义,从而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逐渐积累汉字、词语和句子等语文知识,并进一步锻炼形成组词和连词成句的技巧、初步掌握相关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语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其中小兴安岭就是典型的代表,下面请大家欣赏小兴安岭的风光。随后教师播放介绍小兴安岭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在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的基础上,自然会激发出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第二次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学生交流小兴安岭四季都有哪些景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指导他们深入理解文中重点的字词,并分析其语言具有哪些特点,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3将阅读同生活相连接,优化学生阅读方法
从阅读教学上来看,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有效提高对语言的深度聚焦。而引导学生扩宽阅读,则可以使学生能够洞悉到文字的各类应用。同时,还有一种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阅读,这种方式便是将阅读同生活相连接,即将文本中的文字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以这种方式来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继而使学生能够借助这种生活化的阅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需另外说明的是,在将阅读同生活相连接的过程中,教师应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同生活连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只有借助某些教学手段才能达成这一目的,而如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多媒体技术,便成为了将教学同生活进行连接的重要保障。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赵州桥”的过程中,便注重于通过将阅读同生活相连接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对此,笔者特异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展开阅读教学。这中间,笔者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初,便向学生了播放了关于赵州桥的小短片,而后便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向学生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赵州桥,而后在循序渐进的展开阅读教学。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阅读教学本身得到了优化,而学生凭借着生活中形象化的模样,往往也能够更好地体味文字的内容。这尤其是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讲,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从本质上来看,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其都需要有文字来承载。所以,在涉及到文化底蕴强的文本时,便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方式来使文本形象化,继而以此方式来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博览古今,纵观世界,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与智者进行心灵碰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一生滋养养分,为提升语文素养助力奠基。
参考文献
[1]白藩.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6.
[2]姚丽.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教师,2019(28):47-48.
[3]廖小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探讨[J].教师,2019(25):46.
[4]何静娴.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某大学,2018.
[5]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96-97.
1.【作者简介】朱智锋, 1977年2月,男,汉族,浙江省青田县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2.【作者简介】叶淑琴, 1968年9月,女,汉族,浙江省青田县
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