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以学生为本”,重点在于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题的思路。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解题的效率。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现状和意义,然后提出了实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导言:
小学生有好奇心重、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一个方面等特点,但是小学阶段又是一个建立小学生系统学习思维,终生学习理念的重要形成阶段,也是小学生开始对学科有初步认知的启蒙阶段。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化、逻辑化,同时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问题。因此,这就对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现状和意义
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地调查,情况如下:第一,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数学教材与数学拓展的紧密结合,他们将数学教材中的解题方法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例题都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解决,数学教材中的解题方法与教师的扩展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前者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而后者是数学教师通过扩展所得,各学校数学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和扩展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第二,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他们在数学教学中没有尊重小学生的个人想法,甚至打压小学生的想法,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和小学数学问题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实现。第三,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现。总之,当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情况不容乐观,各学校教师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学数学有必要加强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因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在研究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解题方法的时候,他们的教学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因此提高。第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之,小学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2 教学实行策略
2.1 更新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观念,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教师应改变这种阻挠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争做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站在多种角度去看待问题,举一反三,层层递进。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并仔细观察正方体每个面,然后在课上提问,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六个面,计算一个面的面积学生之前学过,那么六个面的面积可以由此推断出来。因此,学生会发现正方体的特征,教师应在固有的知识点上,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发现其中的奥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在进行深造的同时,与不同的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当代社会的素质化教育要求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本书是15元,小明加上小红两个人的钱还差5元,小明比小红多两元,那么小明、小红各自有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步骤进行解答。首先,明白小红和小明手里一共有多少钱,学生回答的是10元。其次,小明比小红多两元,那假设小红的钱数为x,则小明的钱数就是x+2,最后列出方程:2x+2=10,解得:x=4,所以小红有4元,小明就是6元。教师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对部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学生给予赞扬,多次参与到课堂中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
2.3 培养学生养成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的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设合理的问题教学环境。在教师层层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会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合理规划,先讲解简单的知识,再逐渐递进,讲解难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会有一个过程,如果直接讲解难的知识,对于简单的知识一笔带过或者忽略不讲,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心理压力会增大,甚至会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思想。
例如,教师设定的情境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如去超市购物时,妈妈需要往生鲜水果方向去,爸爸需要往烟酒茶专柜方向去,而小红选择往零食方向去,那么,小红选好所需之后是离哪个方位最近呢?学生通过为小红设计路线,可以锻炼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生活化问题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障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严谨性。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进行问题带入,问:“植树的好处是什么?”学生答:“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水土流失。”“那么,已知这条街长54米,要求每间隔3米种植一棵树,两端都需要种植,那么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学生在计算之后需要自己验证,锻炼解决问题的严谨性。那如果街长21米,两端都不种植,又要栽多少棵树?根据教师设置的障碍,学生会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思维方式的不同,学习特色的不同,本着遵循个性化发展的目的,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长处。对于不同的问题,每个人会提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小组之间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学会自我完善逻辑思维,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通过应思的学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弓}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考和分析研究,并结合生活实际,在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郝义龙.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才智,2018,09:104.
[3]高蕾.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S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