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何曦强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明确要求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进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明确要求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进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意识到,在物理课堂中融入生活的重要性,避免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脱节,还要反思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布置的课后作业也要生活化,进而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 生活化;教学分析;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是以自然学科为基础的,也是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抽象、难以理解,需要学生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开展大量的观察与实验,如若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充满对学习物理的渴望,所以,物理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与研究。
        一、初中物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生活化后的物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物理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去思考物理问题。第二,生活化过后的物理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在物理课上,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演示与生活情境密切联系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细心观察,最终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知识与原理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慢慢提高,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1、对生活化理解模糊,导致教学方式僵硬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解决学生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产生的疑问,但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初中物理教师对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方式理解不全面,认为在教学中能举出有关生活的物理例子,就能成为生活化教学,这样,会导致教师一味地举例子,僵硬地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可想而知,一定不会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很理想。此外,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生活素材,杜绝生搬硬套以及不在乎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时产生的感受。如果学生对于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以及生硬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将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无法实现教学任务。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形式不应该仅限于表面现象,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对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解。


        2、不重视生活化,造成学生理解偏差
        在中学里,会有一些老教师认为自己的经验比较丰富,一直循规蹈矩,将自己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呈现在现代的课堂中,认为所有的教学方法最终都是为了将知识教给学生,导致他们不重视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算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也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出台的新规定以及学校所提出的新要求,没有在心底里认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分享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原理与规律去解决生活问题,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解决学习的难点。教师也不要担心这样的教学会耽误教学进度,反而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才会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物理学科,避免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教师更应该提高对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视程度。
        三、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施方法
        1、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师要巧用生活案例,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生活化,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物理知识的认知领域带到生活中,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例如:可以通过击打桌面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冬天,可以通过双手摩擦来取暖。此外,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可以以冰激凌为例,让学生意识到冰淇淋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包装袋上的白色粉末是水蒸气凝华而成,或者包装袋上会有小水珠,也是液化形成的。通过简单易懂的生活现象,轻松的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
        2、课后作业生活化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得到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在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其实,物理中的许多知识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物理中随处都可以发现生活的影子。在生活中解决物理问题,能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转变家庭作业的方式,使作业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
        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将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变成直观的、具体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掌握复杂的物理问题。物理教师要从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多方面收集物理教学资源,在物理知识中融入更多更恰当的生活元素,使自己的课堂更丰富、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小光.分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83.
        [2]吴建兵.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12):148+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