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使教学活动出现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而打造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不仅对所有事物都新鲜好奇,而且善于动脑,同时也正是学生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一门抽象、逻辑思维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锻炼其思维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新课程改革以来,小数教学方式方法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脱离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凸显,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客体,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为满足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对部分内容改进完善,学生依旧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小学数学自身具有独特优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征相互结合,开展多元化教学。但在平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创新,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学生难以对这些内容产生共鸣,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透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讲,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在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应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做好教学设计,并借助多种课堂资源,对课堂节奏进行有效的把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2.2民主性原则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无法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鉴于此,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坚持民主性原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学习中
3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3.1理论联系实际,使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所以数学课程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设计,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当设计实际问题时,同学们会处于熟悉的场景中,思考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系,建立起较全面的数学知识网络。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生活中的案例展现的活灵活现。例如,一张图片中有猴子、小猫等数只小动物,对于年级较小的小朋友,很喜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动物,所以带有小动物的图片能够极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有序的进行,他们会积极地寻找图中规律,对小动物进行分类,这促进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同时通过联系实际例子,使得课程多样化。让小学生通过探究性观察和学习,得到较好的思想体验效果,然后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能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可以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海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亦师亦友关系
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应是一个生动且充满交流的学习过程,要让小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要改变同学们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仅作为数学知识的引导者,课程的进行需要学生作为主体,双方合作共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这个过程中,师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内容,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学生作为主体,首先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对问题的看法,一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可能有多个角度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多个角度的分析进行展示出来。使学生运用思维可视化方式进行学习,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到讲台上面将自己对分子分母理解的思维过程写在黑板,也可以让用其他方式形象的表现分子分母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分子分母概念的理解。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古板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将课堂进行地更加顺利,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3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双向教学,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通过二者的交互作用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以便在分组时更加的科学合理,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制定互动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互动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不同的学生按照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完成学习后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总结,最后进行指导,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起到帮带作用,促进共同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培养他们的情感。
3.4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要多关注课堂习题的设计。教师在平时要多探索、多研究,寻找适合小学生的高效习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其次,教师要寻找一些课外习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课堂练习任务,习题量要适当,习题要精准、有针对性,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最后,在学生完成课堂习题练习后,教师要进行批阅和点评,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如何改正,避免学生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出一定的贡献。
3.5应用游戏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满足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可以在趣味性因素的带动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数学知识产生求知的欲望,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落实奖励制度,准备一些趣味性、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奖品,满足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乘法口诀”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若教师强制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他们会感到厌烦,且记忆效果较差。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背得又快又准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这样,得到奖品的学生会更加喜爱数学,而没有得到奖品的学生,教师也要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其继续努力,在下次比赛中拿到奖品。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和老师教学相结合,提供同学们更多学习乐趣,提高小学生的自控力和专注力,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们养成一个善于观察且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计算能力。同时采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也使课程更加充实,提高了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平兴.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49-150.
[2]黎启瑞.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N].科学导报,2019-06-04(B02).
[3]林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策略[J].黑河教育,2019(01):49-50.
[4]刘晓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95+98.
【作者简介】姓名:时秀芹1971年7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单县 学历:大专 职称:二级教师,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