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课,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马文涛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微格教学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效地拓展了传统课堂,而且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数学的高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微课;有效教学;方法途径
        微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优点,这是一种新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微型课堂的优势,优化教学形式,分解教学内容,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生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借助微课导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高中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涉及的知识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内容广泛。枯燥乏味的学习是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的,没有兴趣支撑的学习将会变得低效而枯燥。微型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眼中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激活。在微课堂的帮助下,话题可以顺畅地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并且能够在课堂上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接受和研究新知识。在"任意角度"教学中,教师首先在微格课上播放一个摩天轮转动的视频,并抽象出具体的几何图形。一个圆围绕圆心匀速旋转,取圆的任一点A来设置问题:如果A和B同时从A的位置登上摩天轮,A转了一圈就下来了,B继续骑了一圈,那么他们转了多少角度?学生知道一个旋转的圆是360度,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两个圆的度数,这与他们原来的认知相冲突,从而揭示了新的课程,使他们认识到推广角度概念的必要性。之后,老师在微课课件中结合时钟指针的旋转给学生讲解该知识。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可以扩展到任何角度,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在上述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导入新课程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各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产生兴趣,帮助他们学习和消化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
        二、借助微课营造情境,促进学生探索新知
        由于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因此它可以插入直观的图片并在微型视频中播放动画或视频。它不仅可以改变知识的表达方式,而且可以帮助实施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微型班级创建教学情境,使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此外,它又方便又快捷,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知识的存在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微型教室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以“空间几何几何”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使用微课件制作一组世界经典建筑的图片,包括:紫禁城,东方明珠塔,水立方,比拉米德,比萨斜塔等。问题:结合了哪些几何体?同时,在课件中显示具有结构特征的空间对象,例如圆柱,圆锥体,桌子,球等,以组织学生根据某些标准观察和分类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多面体和多面体的面,边和顶点的定义,以及旋转体和旋转轴的定义,并给出一组物理图,让学生学习将几何体分为旋转体和多面体。之后,教师将在微课程课件中显示一组棱镜图片,包括三角形棱镜,五边形棱镜和六边形棱镜的搭配。让学生总结棱镜的主要结构特征。

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微型课程的优势来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将知识整合到情境中,给学生直观的感觉,并使他们能够根据其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对象进行分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直觉感知能力。
        三、借助微课降低难度,强化学生理解知识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虽然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有过接触,但深度有所增加,也比较复杂,很难理解,他们对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降低知识难度,利用微视频图文的优势,把数学知识从静态化转变为动态化、可视化,把笼统复杂的数学知识用直接简单的方式具体地向学生展示,这样既能使得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有所降低,又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在“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平面的相关知识,包括平面的含义、作图方法和三个公理,然后问提出问题: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他们知道它是相交和平行的。然后,教师在微格课件中展示一个立方体透视图,让学生指出顶点、面和边,结合透视思维、例题和交流,作出平面外直线的相关结论:在任何平面上不同的两条直线称为平面外直线,并且让学生探讨研究空间中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共面直线与非平面直线的相交与平行。之后,老师在微格课上展示一组两条直线和中间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图,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不同的平面线。在微型课堂的帮助下,继续学习平行公理和等角定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观课堂资源,将复杂抽象的直线简化直观,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接受,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弄明白两条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从而使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总之,微格课堂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颠覆和突破。教师应充分利用微格课堂创新,改进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借助微课降低难度,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使用微型课程来减少教学难度,建立平等和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形成“愿意探索,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的新学习模式。参与”,这是预期效果之一。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必须首先将自己视为学生,并与学生交朋友。根据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过去,汉语课堂教师以自己为救星,教师眼中的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应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这要求教师在使用微课程教学的同时,与学生建立一种自由,民主,尊重和和谐的关系,并把自己视为学生的学习辅导员和指南。在对话过程中,师生或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是相反的,有些研究仍然可以得出结论,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想到。
        结语:微课教学是新时代教育下的一种得力工具,教师们应该利用好微课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何伟富.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9.
        [2]张小平.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