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加。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对大多数人而言很难的学科,想要能够学的会数学、学得好数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要通过数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从多个方面同时出发,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比较强,数学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新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有所帮助,能够助力学生未来的成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1.数学思维很重要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的理论知识十分抽象难懂,导致很多学生看到数学课本就头疼,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数学学习方式,一种是全都学,一通乱学。选择这种方式的学生大多数都抱着“我不懂,我全都记下来,就不信还不会”的态度,这种学生在学习上一般都很上进,但苦于没有方法,数学成绩只能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另一种是全都不学,直接放弃。选择这种方式的学生一般无法听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专业表达,又不愿意自己动手记笔记,数学成绩大概就是入门成绩。在数学课堂上,你总是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跟上教师的思维,不停回答问题的学生;一类是对老师的教学反应稍迟缓,手却一直不停的学生:最后一类就是闷头睡大觉的学生。有些学生感觉学习数学难,产生了畏难心理,结果看一眼就会的题,做出结果了还是在不停怀疑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的数学思维很差,基础薄弱。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因此说,没有数学思维的学生,学数学不仅累而且难。但在数学学习中也有这么一种人,开始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厚积薄发,最后融会贯通。后期融会贯通表明这个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自己形成了思维,这个过程只靠学生自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因此培养数学思维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思维能力的展现。倘若一个人有很好的思维能力,那么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学习效率都可能会有显著的提升。前文已经说过,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的学习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某些版本的数学教材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材内容过于基础,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去学习数学,加上数学这门科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来就乏味枯燥,因此这种现象愈发严重。我们了解过,某些数学教材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思维拓展的机会,因此,不能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很好的想象空间和开拓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们也是一味“追求”课本,没有留有太多除课本以外的思考题,因此学生无法充分展现自我的思维能力。学生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思考问题,只依靠标准答案和老师,无法达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3.1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相对平等且和谐的关系,与学生展开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班级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线与线之间存在的关系”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觉得哪些事物中存在着线与线平行或者交叉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在大脑里搜集与问题相关的场景,主动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回答“课桌”,有的学生回答“饼干”。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情境教学的案例,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下,有助于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教学,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2在课堂上制造“悬念”
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很强,数学知识来自实际生活也为生活服务,为了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质疑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悬念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这些相对灵活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度也相对较高。当然,在教学中也需要为学生预留出质疑与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仔细观察后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逐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锻炼和开发,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3横向拓展思维宽度,纵向深挖思维深度
通俗讲就是通过多积累、多学习,扩展知识面,这样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的尝试机会。思维深度是对研究对象深层次理解及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遇到问题会感觉不得其法,但经过老师讲解后又会恍然大悟,就是这个原因。要拓展思维宽度和深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尝试一些答案自由度比较大或分析条件不完备,需要深度思考的题目。再者学生除了多练习、多积累、多质疑以外,也要多看相关的课外读物,高效的课外阅读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探讨时,可以多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3.4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也是十分之快的,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教学中也有运用到信息技术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3D模型来向学生展示这个题型的演变,让学生快速明了的去了解该怎样解题。例如,青岛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中学到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平移后的图形进行旋转就是一种拓展,让学生想象旋转后的图形形状,这对学生的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现图形旋转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立体模型,或者自己动手去画图,把东西写下来比单纯的用脑子记忆要有效,让学生“亲力亲为”,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数学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使初中数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应用“对的方式”,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凸显出数学教学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
[2]赵玉.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
[3]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