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梁伟健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的数学概念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的数学概念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很多小学数学的教育学学者对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方法笼统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纵度和横度。通过采用这两个角度的分析,教育学家还对如何引入并建立巩固和深化数学概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

        前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要求老师们要以素质教学为目的,转变传统教学的理念。同时也对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很多教育学者都提出了数学概念的重要地位,并对如何能够有效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小学数学概念性的教学进行了现实和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综述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都是依赖着老师对其进行知识的传授,无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小学数学老师忽略了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当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如果加强对他们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也能够帮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能够事半功倍,可以发散思维模式,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我国的小学数学对概念教学起步较晚,按照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重计算,轻概念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计算占有较大的部分,以致于很多老师都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部分的数学老师会简单的告诉他们有关理论知识的数学概念,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忽略了数学概念的重要性。而数学老师也是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定义去死记硬背,之后就让学生利用会背的定义展开大量的数学问题的练习。而这种相对来说很简单的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在过了一段时间做题时就会忘记所学的理论知识。这就是因为小学数学老师对数学知识概念教学没有过于重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提高计算能力上,就出现了学生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数学知识的现象。
        1.2 重结论,轻过程
        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数学老师都过于注重结果。数学概念的教学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概念同化以及概念形成。很多老师在向学生介绍概念的时候都很简单和仓促,没有全面深入的向学生展示概念形成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教学会导致学生无法其理论知识,也不会运用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1.3 重形象,轻抽象
        在老师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要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概念本就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具备较好的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引导学生去理解抽象背后的理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有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
        1.4 重课本,轻实践
        目前部分老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会拿着课本对学生将定义读一遍,但却没有给学生讲解定义的意思。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跟着课本内容进行的,没有去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陌生感,也无法利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二、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同策略的研究综述
        数学教育学家针对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横度和纵度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改变的策略。
        2.1 从横向角度采取的策略
   学生本身对概念教育的影响主要在经验和思考能力上,经验包括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概念。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具体的表现水平与学生学习的知识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概念学习素养,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和体验,提高数学表达和数学模型的意识,但是这一方法只能在课堂上学习局限在数学和生活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有限的。从数学老师落后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设计能力不足等因素来看,相关学者认为应该要让教学老师认识到概念教学和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这一教育战略的优点是教师自身的主体和提高教育素养,积极推进概念教育,缺点是性格不同的学生在适应教师更新的教育概念和行动上想要达成一致又需要很久的时间。学生习惯于以前的指导方法,如果突然发生变化,学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也会耽误老师的教学进程。
        学习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会影响学生的概念理解,材料太少的话,学生们就完全不懂概念。因此,课本上的概念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适当地反映概念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会对学生学习概念有所影响。一些研究人员说,这个概念将通过简单的句子再装进书中。严格地说,这是不正确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因为考虑到学生们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在教科书中提出概念的形式不同。因此,学习概念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
        2.2 从纵向角度采取的策略
        以数学概念教育的综合性规划为基础,概念形成过程而产生的小学的数学概念,概念整合和深化概念的引进和构建中,教学策略会有所不同。引进概念的方法很多,从人生经验开始,从旧概念引入新概念,是教师按照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引入新概念的方法有效地将他们结合起来,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相结合,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法也会有缺点。比如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时,由于知识储备和有限的思考能力不足,小学生很难将新的概念和原始知识结合。通过情景设置疑问是引进概念的好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教科书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学习的氛围,并能够可以很快的接受新知识。但我们必须注意问题一定要涉及概念的本质,否则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会使学生思维混乱。因此,教师在设定问题的情况下,必须明确概念的重要属性。从生活经验开始,缩短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亲切感,可以避免数学和日常生活的隔离,但是人生经验对学生学习概念的影响有两种,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人生经验,避免误解新的概念。 
        结束语
        总之,在对小学生的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数学概念在学生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能起到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琳娜.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以“比的意义”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9(06).13-17.                
        [2]鲍建立.数学学习的心理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7(78).09-13.
        [3]张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8(10).8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