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有着严谨的逻辑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数学这一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从提高和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这两个方面强调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高中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传递了一些有关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的数学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实施策略
前言: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管是认知水平还是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都已经在慢慢地成长中而逐渐趋于一个成熟的状态。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素养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直觉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作为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而数学这一门学科不仅仅有着严谨的逻辑性,而且它还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型学科。因此,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在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为了帮助高中生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从各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得学生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巨大的数学导图,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为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实际的数学的学习中,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高中数学不仅仅有着严谨的逻辑,而且同时还包含了许多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和学习能力的降低。通过调查和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旦提高了,那么他们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自然而然地也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长久下去,学习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便能够成为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
作为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良好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内容的直觉能力。这里的直觉指的是,当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快速整合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并提取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迅速做出判断、得到答案的一种能力。从形式上而言,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形成。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考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人是世界上特有的情感动物。在一般情况下,人类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往往都是伴随着自身的情感。一旦情感产生变化,人的思考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良好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们发散思维,不良的情感可能会对学生的思考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可以致力于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可以将更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因素引入课堂,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其次,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播放以及视频播放等功能,结合信息技术的信息性、创新性、生动性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数学思想是能够深入到骨髓里的东西,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转化归纳。转化归纳指的是将一个困难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得出解题思路。转化归纳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分类讨论数学。将一些数学题放置在不同的条件下,往往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因此,增强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数形结合。加强学生在树形结合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一大难点,更是教学中的重点。想要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就应该积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高中数学教学之路固然是非常艰辛的,但是这其中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的教学成果而体验到的快乐。为了这群勇敢的孩子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勇往直前,为高中数学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春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20,(2):99.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2.099.
[2]吕武林.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20,(9):129.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26.
[3]林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析[J].南北桥,2020,(7):19.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18.
[4]梁效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6):126-127.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0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