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赵青海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是为了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是为了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为此,传统教学以学生成绩为主的教学理念明显无法满足新课程教育需求,教师需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创新,基于培养学生学习力来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学习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引言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意义十分显著,一方面是学生步入下一阶段的重要课程,另一方面则会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与岗位造成影响。受传统应试教育体系所影响,很多数学教师教学大多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点上,要么就是集中于题海战术,整个教学活动实施都是围绕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也十分低下。学习力主要指的是借助于教师有效引导而掌握的正确学习方法,其不仅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对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以及今后生活而言都十分重要,基于培养学习力来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优化,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也就如何实现这一点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意义
        学习力是学生学习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从古至今人类都是从最为基础的谋生一直到高层次寻求发展的一个过程[1]。基于培养学生学习力展开的高中数学教学就属于追求高层次发展的教学,其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能力,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学生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为此,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意义十分显著: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力,能够让学生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得到有效拓展。高中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大脑发育基本上已经成熟,具有了良好的自主思考与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学习力,这样学生今后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自然知道如何有效处理。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其他领域问题的能力。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并不单单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数学基础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实践中逐渐得到发展与提升,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力,其不仅能够学好数学,也能学好语文、英语等其他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二、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措施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要想顺利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可谓是基础与前提[2]。在高中数学教学期间,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想象力,特别是在几何课程之中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毕竟在几何教学期间,图形与符号、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学生若缺少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在进行相互转化的时候自然不知道从何下手,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力的发展。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动态化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整个空间思维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力得以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球面距离”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即可在教学课堂之上借助于Flash动画来直接做出一个球体,然后借助于视频播放慢倍速来让弧线从一点出发,划出不同弧线来到达另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画中画的形式来直接将几个角度展示在同一画面之中,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对教学知识点形成良好把握,同时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得以发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力。
(二)立足建构主义理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若整节课上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是无法实现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这一目的的[3]。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还需要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思考、实践与体验之中,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上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力得以发展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转换自身教学角色,在课堂之上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课堂主体性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凸显,同时借助于小组探究、情境教学法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文献搜集、问题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之中,最终有效优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力。
(三)融入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形成
        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要想顺利开展,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课堂上及时融入数学思想方法,毕竟相较于数学知识而言,学生若能掌握数学精神、思想与方法,其能够更加的受益终生,这也是学生学习力得以发展的关键。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将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等一系列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这些数学思想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对于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和应用,有效优化数学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习力在问题解决与处理中得到有效提升,最终真正有效实现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这一门课程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敏捷度、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不管是在任何阶段都深受重视。而培养学生学习力一直都是高中数学教学重点以及热点,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提高重视,明白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艰巨性,在教学期间贯彻落实培养学生学习力这一要求,不断完善、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在高效数学教学课堂长获得知识与学习力。
【参考文献】
[1]宋士华.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107-108.
[2]许世林.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75.
[3]赖彩英.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17.
[4]王尚文. 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 赤子(中旬),2013(08):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