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构件智慧课堂,是新时期教师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如何实施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导学案教学就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他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授模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真正的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我就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小学生的学习不仅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还需要教师的精要讲解和指导。这学期,我们把编写、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导学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我们在使用导学案上课时,把学什么内容具体地告诉学生,还告诉学生可以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当然,也还应有适当应用?与练习,以起到检测反馈和培养学生能力等作用。同时,指导学生注意一题多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一、巧用导学案,有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
设计导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认真研究学情,钻研教材,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预习提示,学生根据导学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学习”部分内容有层次的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尝试题目,并把自己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带入课堂,以便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师解疑是重点解决。
二、巧用导学案,抓好学生的学
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指导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本义与最高境界,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例如:在设计计算内容的导学案。“重算法轻算理”是传统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往往一节计算课上过后,大多数学生都会计算,但说不上其中的算理。这就是许多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因为他们学习计算题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因此对于计算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预习,在预习例题的基础上,主动寻找计算规律。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有些知识点在几个学期的教材中都有体现,只是学习的深度不同。当遇到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新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三、巧用导学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巧用导学案,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探讨,合作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提出自己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讨论导学案上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当堂检测”后,一方面教师把普遍存在的错误当堂解答,满足学生急切知道错误原因的心理:另一方面把个别的错放给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小组讨论,做错的学生向作对的同学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做错的学生认真听。
四、巧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堂,“当堂检测”的实施,促成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促成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改变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有时在当堂测试中也会“马失前蹄”,每节课都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产生一种紧张,产生一种汲取的动力。因此,课堂中,巧用导学案来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是必要的。
五、检测问题设计胜在“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另外,反馈练习还要强化解题规范的训练,注意表述要严谨、规范。有效的导学问题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引起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注意与教师的教的设计紧密结合,着眼难点内容的铺垫和搭建台阶,做好新知与旧知衔接;导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因此,导学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应立足于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突破口处、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学概念易混淆处、内容归纳总结处;导学问题要着眼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巧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接受式”?学习为“自我选择”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学会,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真正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明确“学什么”、“如何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利用导学案“先学后教”,?在这个把权力归还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