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这是教育工作者新的机遇,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处事。为此,本文就针对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导言:
小学学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奠定了人德行培养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价值的多元化,使得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加强德育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目前,小学学校德育并没有达到应达到的高度,此文结合深入分析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1 小学德育管理的特征
1.1 教学对象可塑性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阶段是青少年塑造性格的主要时期。对于刚步入学校生活青少年对于所有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他们仿佛就是一张白纸,对他们开展德育管理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错过了此阶段,可塑性会随之降低。所以教育者需要抓住此特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
1.2 教育者情感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情感性,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具有情感场景,充分激发与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要,可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1.3 教学内容形象性
教学内容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更加的形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易拉近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主动阅读材料;此外,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使用简单易懂而又生动的语言将德育课程描绘的更加生动,使得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这样才可实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灵需要。
2 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德育内容与目标脱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
从目标上看,传统德育的目标实在太高深,要求小学生的话语体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学生看到的只是活生生的实际。同时传统德育的内容又是抽象的,少年儿童难以理解。道德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积累,过分强调理念而忽视具体的道德内容,会使德育成为一种乏味的说教。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由于课程目标这种确定的目的性、学科化取向,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割裂性,教材选取的实例都是历史名人和英雄楷模。可是用这种“崇高”的目标来要求少年儿童,对他们来说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真正的基础道德教育没有得到体现。
2.2 德育方法陈旧,德育途径单一
当前学校主要通过德育知识的灌输、教育人格的示范及现实中典型榜样的树立等方法来实施德育,这些方法在一定时段内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方法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它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潜在的能动性,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成人自认为最好的方式。在德育途径的选择上,学校德育主要是以德育课堂为主,单纯地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缺乏各学科间德育的相互渗透,即使有学科教学的渗透,在实践中也只是形式上的渗透,变成了学科知识与道德认知的简单叠加。学校德育这种重灌输轻启发的方法,使得德育过程中缺乏学生情感的参与,师生之间是互不理解的,这种互不理解使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失去了基础。
2.3 家校的认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提升学生成绩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存之道。于是德育教育就被忽视了。在大多数小学教师眼里,学什么知识就开设什么课程,有专门的教师负责,进行德育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长此以往,在小学阶段,很难发现德育的踪影。
现在有很多小学生就连最基本的打招呼的礼貌用语都不会说。所以,新课改一再强调: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形势虽然显得日益严峻,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和家长还是认为提高学习成绩是培养孩子的主要任务,其他工作都是在浪费时间。
3 小学德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青少年学生习惯于借助大量的感性材料来帮助思维,所以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德育工作要做到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真人真事的方式来增加说服力,这样能够使德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提高德育的亲和力。德育是一种体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来提升。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组织一些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让学生在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2 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易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德育课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探索讨论式、案例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动员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鼓励学生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或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内化道德认知。在平时进行德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了解生活,感受世界,在具体的生活事例中提高道德认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体会到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人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勇于改正错误,要保持谦和、宽容的态度,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3 营造家校互补的教育模式
小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一般约6个小时,再出去周末以及法定节假日,他们的在校时间是很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人待在一起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应形成互补。家庭成员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家校之间勤于沟通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良好途径。这样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方法,便于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取长补短。如通过家访、信访、校访、电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上课等形式,教给家长科学的教子方法,共商教育子女良策,达到对孩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从而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在此过程中,家长与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打下基础。
4 结论
综上可知,德育工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针对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德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及营造家校互补的教育模式,从而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文束.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2017.
[2]冯彪.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J].2016.
[3]田正志.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