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更重视田径训练,但由于我国田径训练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所以田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较为薄弱。而薄弱的原因就是在设计训练量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所以,如何能高效训练是现在田径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受到了各界教育人士的关注,本文针对现在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田径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田径训练 强度训练量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田径运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近年来,我国田径水平发展迅速,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体系中,田径的相关内容占据重要比例 ,对初中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田径训练能够改善其身体素质,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控制训练强度。
1.初中体育教学在开展田径训练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1. 田径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
素质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在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调控方面,教师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学生在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那将会给学生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容易打击初中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较小,那将导致体育课程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田径训练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所以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目标,合理调控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使田径运动既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又不至于因为运动量过大而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1.2 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田径训练强度
田径训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并且不同田径项目的运动量也是不同的.由于每个初中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方面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那将会使部分学生受到影响,进而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调控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时候,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初中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使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将因材施教理念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
2. 科学安排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方法
2.1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
要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田径训练就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根据学生的身体生长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完善的田径教学训练体系是制定科学合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保证。因此,体育教师要与学校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学校的田径训练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确定田径训练的内容,保证体育课的上课的时间。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成长情况制定系统的田径训练方案,方案要组织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讨论修改。方案通过后,学校要对其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学生田径训练的效果。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有关田径训练知识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让体育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指导学生进行田径训练。
2.2量与训练量的平衡度
体育教师除了完善的训练制度外,还要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协调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之间的适应性。在初中阶段的体育田径训练中,教师应该需要结合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把握好学生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以此保障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科学比例等。由于田径竞技运动对训练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其训练后的结果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初中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计划,平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获得较高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训练活动时,要有效地掌握好学生身体素质与训练之间的协调性。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田径训练的高负荷、高强度的模式下,还要保证达到相应的训练量,保障学生身体素质能够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合理支撑点。在制定训练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田径专项训练,有效训练初中学生田径竞技运动中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意志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田径成绩。同时教师还要将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遵循适度性原则,再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逐步递减,形成一个阶梯式的训练过程,让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融合为一体。当然,训练强度还要具备结构性,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将田径训练的强度合理把控,以适中为最佳,不能过大或过小,并且训练量还要控制在学生身体素质能够适应的范围之内。并且,在控制训练强度的同时,还需让训练强具备一定的结构特性,让日常田径训练与体育考试标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田径训练的过程、结果及考试的标准从整体上进行统一。
结语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田径运动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要保证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二者缺一不可。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平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设计与学生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训练内容,才能通过田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见.浅谈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亚太教育,2016(13):47.
[2] 吉剑锋.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析[J].成才之路,2015(34):85.
[3] 刘道彪.论如何做好初中体育田径训练[J].新课程:中学,20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