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在人们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比较深刻。同时,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互联网+教育”逐渐地成为教育事业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学英语教育上,存在课程资源稀缺、教学模式滞后等生态失衡现象,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造生态化英语课堂,实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培养。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在近些年来,也不断地进行了变革。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而如何激活学生的兴趣,依旧是英语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下,小学英语教师则需要意识到时代的变化,意识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英语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英语学习资源,激活小学生的思维,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小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一、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概述
(一)内涵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产生的。在小学教育中,所谓的英语生态课堂,也同样是立足新课标,将生态教育学作为指导方针,利用英语知识的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立足小学生“爱玩”这个天性,以“自主、平等、多元、发展”这四个维度作为出发点,重新对英语课堂进行审视,依旧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标准,实现英语课堂中各要素的和谐统一。
(二)特点
第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传统英语课堂相比,英语生态课堂,更为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此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二者开展朋友式的沟通与合作。
第二,课堂氛围活跃。构建生态化英语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对于学生存在的差异,给与尊重,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
二、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现状
(一)英语课堂缺乏平等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英语知识,大部分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上,通常是将重点放在知识讲解上,并没有为学生留有多余的思考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最终导致生态课堂的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差
在小学,对于英语课程的设置,通常是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会接触英语知识。然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知识传授时间占用比例大,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日常中,有很多学生还不能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口语交流,最终导致生态课堂的构建失败。
(三)学生自主性培养不多
在如今,对于英语的教学,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于英语的认知,还停留在工具性语言上,并不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在这种被动式的课堂上,小学生机械化的学习,并不能实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整合英语知识
在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必然离不开情感氛围的烘托。从传统英语课来看,一般是教师对知识进行演示,实现知识传递的目的,这种演示方式主要包括肢体动作、语调变化等,情感交流则是从师生话中体现出来的。在小学英语生态课上,一般是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则是学生主要模仿的对象。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生态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模仿机会,小学生可以对专业的西方人进行模仿,在运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西方人使用英语交流时,所运用的语调、动作、神态等。在这种新颖、趣味十足的课堂上,自然能够激活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此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应于知识进行深入地讲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唯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够彰显语言的价值性。在国内的英语课堂上,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对于英语的教学,教师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结合教学内容,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另外,在整个生态课堂上,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水平,明确的给自己进行定位,帮助学生释放天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够倾听别人的看法。例如,在教学“Unit6 Where is my eraser?”这节课时,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小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日常交际用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对话的形式,指导小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实现英语课堂的生态化。
(三)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性
在小学中,对于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神经,勾起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欲望,使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对英语教学的一种创新,更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教学“Unit3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课时,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1.让学生自己收集与天气相关的词汇,并进行基础性的学习;2.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收集表达天气常用的句式、句型;3.让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编成对话,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下,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来,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有趣的课堂,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英语教学方式
在英语课上,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实现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上,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在课上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讲解英语知识。在这样的情境下,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活小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英语知识的乐趣,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教学“Unit2 What do they have on farm”这节课时,在授课之前,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几组田园风光图片,并播放了优美的音乐。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课上,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还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活力四射的英语课堂。因此,在小学英语课上,教师则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的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生态课堂,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实现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玉琴.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0(03):27-28.
[2]赵方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3):171-172.
[3]李雯.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J].甘肃教育,2019(08):63.
[4]缪飞燕.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高小红.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生态课堂研究[D].湖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