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它既可以巩固知识,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习习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讲,也正是由于作业突出的地位,才助长了 “题海战术”,还有如今教辅资料满天飞的现象。
显然,传统的作业布置“一刀切”,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整齐划一地完成同一种作业。其弊端是没有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禁锢。如此长期下去,作业带给学生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同时教师也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心烦气恼、疲惫不堪。怎样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让作业成为师生的开心事?笔者探索了“菜单式”的开放性作业,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
一、作业布置方式开放,给予学生选择权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向上或厌烦被动服从的心理趋向。故可改变作业全由教师布置的单一模式,把布置作业的权利适度交给学生——“我的作业我作主”。教师只布置适合全班的基础性作业,其它则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实际状况,自主选择一至两道题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也可以把作业布置的权利下放给学习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商讨,然后按“最近发展区”原理,为组员选择“跳起来”才能完成的部分作业。前提是先培训组长,教师定期指导,时时掌控学情。这种获取作业的方式,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为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不妨还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选择一道挑战自已的难题,并在班级里设立“每周一题”专栏,由学生轮流出题,并交流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探究精神,还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开放,体现数学价值
传统型作业形式单一,多以反复训练解题技巧为主,实则将学生视为了解题机器。如此,学生不仅易形成“数学枯燥论”,还易形成“数学无用”论,最终结出“高分低能”之果。除却形式单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无法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新课标理念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落实到作业上,就是作业内容开放,体现数学价值。即作业不仅要与教材相联系,更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生活接轨,题材广泛,思路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因此,开放性的作业内容,可以是巩固新知识的适度解题训练,可以是生活数学的实践应用,还可以是数学知识的思维导图,抑或是撰写数学日记、小论文,编辑数学手抄报等。与此同时为尊重差异,实行弹性作业选择制。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作业内容与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扎实,整体素质较高的领头组;C组为基础薄弱,学习吃力的后劲组;B组则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成绩中等且最易让教师忽略的中等组。两头A组和C组的人数要尽量少,B组尽量多,以确保“中间大,两头小”,以中间带两头梭形分布。对A组的作业要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可补充一些思维训练题,自编型作业等;C组作业要求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从而形成基本技能;B组的作业重在对技能熟能生巧,鼓励向更高层次的作业挑战。
作业内容的开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还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求。
三、作业形式开放,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在作业形式的选择上,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以书面为主的形式,结合作业的内容,可以是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从多方面突出“有用,才会应用”。
(一)书面作业。书面作业必不可少,但要注意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解题训练上,还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如平行线知识可以与物理中的光线反射结合;浓度类应用题可与化学知识结合,还可以与疫情时期的消毒剂配比相联系等。
(二)口头作业。最好的学习就是讲给别人听。这是一个朴素的教育常识。学生若能将解题分析、解题思路讲清楚、讲透彻,并让他人听懂,还能接受他人质疑,则该同学一定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因此有时可给学生留些口头作业。比如课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上次课所讲的知识要点;课外作业则要求学生复述经典例题的解题思路;作业中的错题订正后要求口头复述思路,并说清错误的原因。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了数学思维,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效果甚好。
(三)实践作业。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的。而将亲身经历的动手实践,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实践作业强化了学习反思,实际生活与抽象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调查报告、抽样估算、商品利润研究、银行利率探索等。且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这类作业一般时间较长,且表述形式多样,适合进行专题式研究和分享。
四、作业评价开放,促进学生反思能力
作业评价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新课标指出: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教育者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
(一)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但长期一把尺子衡量,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展。教师应该时常运用激励评价手段,对学生作业进行定等、评分、撰写评语等。如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作业,写上“肯动脑筋,解法让人耳目一新”等评语;对于错题,应针对错因写上“请仔细审清题意”等警示性批语。
(二)学生自评。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不妨时常将参考答案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对照中自我评价,并写出简短的自我评价语。每次测试结束后,可让学生写出“自我反思”、“错题归因”并粘贴在试卷上。
(三)同学互评。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型作业,教师可让学生相互评价,并相互写出评语。批改完毕后统一交给教师,再由老师检查核定。这样的互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发挥了榜样的激励作用。
(四)家长评价。家长是孩子忠实的学习伙伴。所以定期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评价可增强家校交流,又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抚慰与激励,弥补教师评价中的不足。但须注意的不可增加家长负担。教师不妨设计出表格让家长对学生作业进行书写、格式、态度方面的定性评价。
总之,以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创新性为特点的“菜单式”开放性作业,满足了不同差异的学生的“口味”,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了作业的“决策者”。在从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作业的乐趣,也找回了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