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成就最好的他们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陈雅儒 张启凤 孔艺霖
[导读]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成就孩子,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如此才能升华我扎根班主任岗位中耕耘数载得出的些许真谛。
        摘要:教育绝不是“木匠”般精准、全方位的把孩子凿成一个模样,而是如一位“园丁”,用力处,细无声,创造一个适合花草树木成长的环境,维持小小生态系统的平衡,等待那些花朵华丽绽放,生而多维,立体成长,成就最好的他们。因而“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成就孩子,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如此才能升华我扎根班主任岗位中耕耘数载得出的些许真谛。
关键词:教育;家庭教育;问题突破;榜样
引言:什么是教育?2018年9月起,产后回归的我,迎接了新一届的班级。新生自我介绍时,这群孩子除了姓名年龄,几乎无话可说。通过了解,我发现班上大多数家长受教育水平偏低,忽视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怀。初为人母,这一切让我心痛无比,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努力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段时间后,有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小泽,她语言天赋极强,在语文课上,不论是角色模仿,诗文诵读还是讲故事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我请她上台表演时,她退怯了,怎么也不愿意,最后居然还大哭起来。我大吃一惊,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决定从这个孩子作为突破口,走进孩子们的家庭,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一、走进家庭,寻找根源。
在接送孩子的校门口,在电话里,在家校练习本里,我尽可能多的把握机会跟孩子父母聊天,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在父母眼里,小泽充满了各种“毛病.”写作业拖拉,喜欢啃手直至流血,就连小泽沉迷与看课外书,即使吃饭上厕所都手不释卷,也被父母视为坏毛病。老实的父母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阻止、批评直至动粗。原来小泽一直被贴上是“不乖的孩子”这个标签,原来她不敢上台,原来她不够自信......小泽尚且如此,班上还有其他小泽吗?还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吗?
于是第一轮“家访”工作开展来了,我在班级设置了家长驻校日活动,邀请家长来校旁听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家长认可,并借机开展家校访谈,深入了解情况。我通对过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的观察,与家长的访谈,收集了班级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我们班的第一轮“问题档案”。
二、整合问题,各个突破。
1、共同问题,集中解决。
通过对孩子们问题的分析,我发现:有些问题是因为孩子们刚入学,大多都是会随着时间、不习惯造成的,这些问题会随着孩子们对小学校园生活的熟悉解决,只需要对班级的规则进行严格要求,就可以解决。通过制定班级规则,培养小干部,积极评价,孩子们一天一个样,让我倍感欣慰,
2、典型问题,针对解决。
孩子的典型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以小泽为例,首先,针对孩子父母缺乏教育方法的问题,我建议家长从书中学习,从《正面管教》中学习什么是和善而坚定的信念,从阿黛尔法伯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学习去尊重孩子感受,代替惩罚的方法以及如何应对自身的愤怒。

从金伯莉布雷恩《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了解情感引导式教育对孩子终身成长的益处,从《不管教的勇气》中学习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这些书,宛如一盏盏灯塔,照亮了小雨泽爸爸迷茫的心,更如一把坚定有力的双手,拉着他从意识层面一步步觉醒,顿悟,反思,改进。其次,每周三下午接孩子放学时间,成了我们的固定交流时间。我邀请了孩子和家长一起平等沟通,让孩子自主制定了作业时间表,通过奖励方案,让孩子和家长关于拖拉和看课外书耽误其他事的矛盾冲突都得到了巨大的缓解。针对孩子咬手指的问题,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咨询了华西在线问诊,排除生理上的病症后,我邀请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做沟通指导,随着家长教育行为的转变,孩子焦虑感降低,截至二年级上期,小泽已经彻底戒除了咬破手指这样的不良习惯。
三、树立榜样,成就自我 。  
孩子们不断进步,但是有一个石头却深深压在我心头——孩子们那仿佛刻在骨子里的不自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的最后一条,就是学会成为你自己。不自信无疑是最大的绊脚石。
看到小泽,我突然有了一个好办法。小泽拥有语言天赋,却从未被重视,是时候让她发光了。我联系了少年宫的语言表演老师,通过试课,老师给了孩子充分的肯定,也给父母提出了专业建议。父母惊讶无比,他们以为的毛病,恰恰是孩子最好的潜质。于是,小泽开启了语言表演的学习之路,她充分的享受到了语言带来的魅力和快乐。此外,我建议孩子去参加各类比赛进行磨练,增长见识。小泽也不负众望,开始在这条路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2018年荣获成都市经典阅读明显称号;2019年上半年,在四川省“非遗传承,锦绣少年”才艺大赛中,晋级十强;2019年下半年更是斩获四川省第19界青少年优秀人才选拔赛语言表演类金奖;孩子的眼里有了光,那是做出成绩后自信的光芒。小泽成了班级的一面自信的旗帜,带着其他孩子们走上寻找自信,寻找自我的康庄大道上。
四、且行且思,耕耘不止
而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我们要先想办法满足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然后因材施教,学会等待,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慢慢助力,帮他们不断探索,协助他们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开始乐于配合,重塑教育方式。连厕所都不敢自己去,经常躲着妈妈的小辛同学,如今能在放学和妈妈拉着手说说笑笑回家了,甚至还通过多次努力终于进入了最渴望的足球校队;自私爱推卸责任的小汪同学,如今和善了许多,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在疫情期间,还主动来办公室帮我消毒桌面,让人感动。父母极为自傲的陈同学,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多次拒绝老师的善意,拒绝承认孩子的种种特殊行为,从推卸到反驳,从迟疑到逐渐开口诉说,从面对现实到情绪崩溃,从艰难接受帮助到开始改变,也在逐渐融入班级。小陈同学也在多次尝试中发现了自己的唱歌天赋,变成了我班的高音小王子......
看着孩子们的巨大变化,我确定了我们班的班训——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把这个班训贴在了班级的墙壁上,每个孩子一进教室就能看到的地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