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似乎在一夜间,人们对于“未来学校”的讨论和展望达到了“无限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判断着未来学校的发展和走向,更有激进者已开始讨论学校在未来的存无。浪漫主义者富有诗意喊出的“未来已来”,更催促着人们的思维和脚步,似乎“未来”明天就要来到。无疑,所有的这些探讨,对于我们把握学校的未来、教育的发展和走向是有益的。但以此认为学校、学习会并马上会发生巨大、急剧的变化,则对教育的发展并非全然有益。我们关注“未来学校”,关注学校未来,是正确的。但如果单纯把“未来”理解为时间上的“即来”或“既来”,自然不对;因而认为学校将不复存在,显然又过于的激进;认为AI或新技术将颠覆现有学校的一切,势必也会沦为技术决定论……凡此种种,都将会让我们陷入教育的“虚无主义”,而难以有所作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因此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既不要被“虚无主义”所惑,也不要被“激进主义”所迷。要遵循教育规律,厘清问题的根源,把“未来学校”与“学校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扎实实办好教育。
关键词:真实情境;真实学习;未来课程;实践能力
从时间的角度看,作为一个时间概念,“未来”永远不会来。“未来”永远在向着我们招手我们却永远不会接近它。因此,对未来的把握,永远是对“未来某一时间段”的预测性把握。纵观过往,所有我们描绘过的“未来”,在真的到来的时候,即便有似曾相识之感,但与曾有的预测相去甚远。同样,“未来学校”亦将如此。
当然,在可预测到的“未来”里,学校应为教师、学生做的既要有理念上的先行,也要有行动上的实操。如创建“创客空间”,申报“未来学校”的课题研究。在硬件建设上,装备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创客空间、VR等,让学生领略到科技的魅力。对于这些装备,城市学校、经费多的学校可以买的好一些。农村学校、经费少的学校可以买差一点。也可以配合课程或活动安排,去租赁。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让学生落在“起跑线”上。
从历史的角度看,“未来学校”是带着过去和今天的“烙印”,在继承中来,又将以现实为踏板发展而去。
教育就是在传授生活的经验。无论是曾经的口口相传还是有了书籍的学校教育,也无论是过去的有线传输还是当前的无线传媒,所传播的都是“生活经验”。教育从单一的实践性经验,到纷繁复杂的分科教学,再到现在 “现象教学”“PBL教学”,无非是变换了一种方式的“化民成俗,必由学”。
比如书写,我们在创建“智慧教学”的时候就特别看重所选硬件是否具有“书写”的功能。中考、高考对书写有要求,教学就不能单纯地用手“划来划去”。而作业的收发、反馈的即时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二个学期的追踪显示,采用“智慧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班相比总平均成绩能高出18—30%。
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国家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互补,也努力在“技能”上实现传统与未来的“平衡”。我们开设有“编程”课,也开设了“编织”课;开设了“营养”课,也开设有“烹饪”课;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走出去的“研学”课……学校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能自由出入于“象牙塔”,上得了“厅堂”,也下的了“厨房”。
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未来学校”是要教会师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学习。否则,遇事就不能“见招拆招”。因此,“未来学校”一定是要面向人的发展,一定是面向“终身学习”。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更应该学会学习。这也许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从早年讨论“学会生存”,发展到近年倡导“人文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再也没有比教育更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可谓掷地有声。
可见,无论怎样变化,人的发展是学校存在的最大意义。而“德”育,在“无线”的时代,也就更具有了重大的意义。因此,对于学校而言,“立德树人”,不仅永恒,而且越来越重要。正如某教育家所说的,把“德育”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正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方向。为了引导学生向“德”向“善”,我们学校用爱心人士的捐赠成立了“成长超市”。根据学生日常需要规范的项目,制作了“成长奖励卡”。主旨是要在学生头脑中植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教师对于日常学生表现分别发放不同“面值”的成长卡,月底学生可持卡到成长超市“兑换”奖品。奖品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购买的,学生对于能否获得这些“奖励”就非常看重。兑换日,当学生得到自己心仪的奖品时候,那份获得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了解。小小的奖品,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成长。
学校定期设计了“读书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春秋运动会”等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校级活动。内容设计上也兼顾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展现,如“纸电路设计”、“纸飞机掷远”、“鸡蛋撞地球”、“T台走秀”、“变废为宝”、“校服设计”、“领养树牌设计”、“模拟联合国大会”……自去年开始,针对学生口头表达的缺限,学校又开展了“课前一分钟演讲”。组织这些活动,是在贯彻“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也相信一次活动就有可能打开学生的一扇门,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田种下一粒成长的“种子”。因此组织每一次活动,学校都把重点放在让不同的学生焕发自己光彩,淡化“比拚”意识;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参与度,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上。
因此,“未来学校”一定不再是教师的单纯“告诉”,也一定不是“现代科技”的堆积之所。“未来学校”将是,也一定是一个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是师生的幸福乐园,是能力的培养之地。
总结:世间事,予则立,不予则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敞开怀抱,迎接“未来学校”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伍新春,曾筝,谢娟,康长运.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14-15.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128,33,142-157.
[3]韩光艳.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有效性的探究[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 200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