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极大地改革了教学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否应用多媒体成了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改变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知识容量少、课堂气氛差、节奏慢、效率低等弊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成为主角,重预设而不重生成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不是机械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然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部分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时,更多地关注课件的运行,成为课件的“俘虏”。多媒体应用是预设好的,如果没有与动态的课堂相结合,也就没有了课堂的生成。“人机交流”几乎取代了师生交流,结果教师跟着课件走,课件唱了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减弱,教学互动的机会减少,教学相长的效果不明显。
(二)忽视教学主体,重数量不重质量
高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更应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在多媒体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数量,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予学生尽量多的信息,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这样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接收信息的高度紧张状态,但对知识点形成系统化框架并无益处。
(三)图片影像过多,重形式不重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展示影像、图片来点染意境,深化教学内容,极易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共鸣。但是,由于影像图片素材众多,在面对一篇作品时,部分教师通常不遗余力地从声、形、光、电各个角度进行解读。这种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这是只注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做法,大大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本色。
(四)否定传统教学,重时尚不重传统
多媒体教学是为了优化传统教学而引入的,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手段。比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由于屏幕的限制,本来在黑板上可以整体体现的板书,在多媒体界面中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呈现,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考虑课程是否适用,而不是处处滥用,更不应该否认传统教学模式,而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存在较大误区
随着多媒体在工作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替代传统教学的不二选择,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宰,它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差、节奏慢、效率低等问题,甚至可以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在这种片面认识支配之下,有的语文老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过分追求新颖形式,无法专注教学实质内容,从而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忽视高中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精神性。物质性、技术性的东西可以通过某种交换或转让的方式而直接拥有,而精神性的东西是不可转让的,思想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的方式去继承和受用。精神建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领会,必须经过主体的心灵感悟来完成。电脑的“聪明才智”不能代替学习主体的心灵感悟。然而,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学科特点,盲目地将所有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造成了课堂中无效信息泛滥,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正常实现。
三、对策研究
(一)案例分析:《我与地坛》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谁的音乐?是什么曲子?
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贝多芬的命运是如何的?
生:他双耳失聪,命运多舛。
生:他写出了很多有名的曲子.
师: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至32岁基本丧失听力。而《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他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这样的人很多,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他没有因此萎靡不振,而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生: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但她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写出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成了一位让人佩服的作家。
生:张海迪身残志不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而成了生活的强者,成了时代的楷模。
师:大家举的例子都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2、简介作者:
师:哪位学生了解史铁生的一些内容,请作介绍。
生: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
生:他的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PPT】展示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3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
师:面对下肢瘫痪的命运,史铁生有没有被命运所击倒?没有,那么他是靠什么“站”起来的?
《我与地坛》这一篇文章就很好地回答了我们,他是怎样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的文坛。
3、研习课文
【媒体】播放《我与地坛》录音第一部分
师:听了这部分内容,我们知道,在作者双脚残疾后,经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地坛。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生:作者残废了,心情很不好,在这里他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体残废所带给他的痛苦。
生:宁静,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里,这是一个难找的一个宁静地方。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PPT】展示:这是一个 的地坛。
师:那么地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着什么特点?请同学找出描写地坛的段落并朗读。
生:三、五、七段都有写到地坛。
师:请你朗读相关内容。
生: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师:有何特点?
生:荒芜。
生:没有生机。
生:荒凉但又不衰败。
师:体现在哪里?
生: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让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生:在人口密集、喧嚣的大都市里,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
师: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给作者以什么样的启示:
生:“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师: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我虽然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热爱自己的生命。
师:从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色,让作者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在作者有了生活下去的决心以后,面对的景物也发生了改变。
请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七段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生: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我们可以感受,这时的史铁生,已不是以前的史铁生,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激情,他有了生活的勇气。
师:地坛帮他解决了该不该去死和为什么生的问题,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谁来帮助他呢?题目是“我与地坛”,但文章后面却写到了母亲,这是为什么?
【媒体】播放电视散文《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内容
师: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是最感人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PPT】展示:这是一个 的母亲。
生: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在孩子残废之后,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情不好,她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帮助孩子,去抚平儿子的心灵创伤,但是,母亲却时时地关注着孩子,即使知道孩子去了地坛,她总是不放心,要去地坛看看。
生:这是一个活得最累的母亲。“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为了儿子,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替代。
生:这是一个启蒙教师式的母亲。如果说地坛这个古老荒园是一所历经沧桑仍焕发生机活力的大学的话,那么,“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而母亲则是“我”的人生启蒙老师。母亲给予了“我”爱和勇气,给予了“我”坚强和幸福。我们也可以从散文中的一些片段和场景描写中体察到母亲的智慧和深刻。
生:这是一个在苦难中思索,在尊重中行动的母亲,她理解“我”的苦痛,尊重“我”的内心世界,她关心“我”的现在,更忧虑“我”的未来,她和地坛一样给予“我”无处不在的爱和无坚不摧的意志。
(小结文章,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在“我”残废的时候,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让“我”“生”了下来,而母亲的活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坚强地“活”下去,并成为母亲的骄傲。
4、拓展延伸
师:学习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生:当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生:“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总是那么伟大。
生:生活中,可能有许多无法意料的事情,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坚强地面对生活,笑对人生。
师:同学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让我们在满文军的《懂你》这首歌中再次体验伟大的母爱吧。
【媒体】播放歌曲《懂你》
5、布置课外作业
读《我与地坛》有感
6、板书设计
这一节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肯定,主要因为这是一节多媒体与教学有机整合的课。《我与地坛》叙述了作者在残酷现实生活中,地坛教会他如何“生”下去,而伟大的母亲却教会了作者如何去“活”。多媒体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探究互动式学习方式。在这篇课文教学中,笔者将教师“讲”的成分尽量减少,而让学生的“读、赏、思、议、悟”来占领课堂。整个课堂贯穿着信息技术为支撑,学生互动为主体的探究学习理念,借助多媒体课件资源,有效地扩充了教学内容,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切入点,一下子将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与地坛》电视散文视频的使用,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了伟大的母爱,而《懂你》歌曲的播放,则把教学推向高潮,学生沉浸其中、深受感染、感悟深刻。这是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成果。
(二)具体对策
《我与地坛》的教学案例提供了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对策,以下是从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对策。
1、思想与理念到位
唯有思想理念变化,才能引起行动变化。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要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现代教学观念不仅仅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技术作为许多工具中的一种,它不能将陈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只有在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充分整合,才能体现出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学手段的先进,更要重视教育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只注重媒体研究,而忽视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2、传统和现代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要想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心中有底,教学时才能不“虚”。二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明确使用课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运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解决好。
在现代技术进入课堂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形式。黑板是我们传统的教学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保留性。教学信息可以在黑板上保留,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对信息进行观察,连续思考,归纳总结知识点。二是艺术性。教师绢秀的粉笔字,优美的图画,在黑板上得以充分展示,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在读高中时,语文教师一手绝美的、规范的粉笔字,简直就是一幅精制的书法作品,让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为之倾倒。三是演练性。教师通过学生到黑板前演练一些习题,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给学生上台展示才能的机会。
3、形式为内容服务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去考虑学科内容及其特点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代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永远也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基本的教与学的方法比多媒体技术更为重要。只有当多媒体技术促成学习目标完成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它,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这一形式更好地适应课程内容和教学框架,达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问题与问题解决》张雨仁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2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2):47—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