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代替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孙博
[导读] 语文课不仅要教学生生字、生词
        摘 要:语文课不仅要教学生生字、生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课的讲授,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必须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教材,审视学生,审视教法,真正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自己的教法“新”起来,让学生们“活”起来。

        关键词:创新;语文;课堂;气氛;实践
        我们现如今的语文教改强调生成性,在设计方法上要求设计能够有生成性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多数生成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起来很难。既然我们想让学生生成性的畅所欲言,为什么不再进行更大胆的变革,彻底摒弃过去设计问题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创造生成语文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场呢?

        首先,提出这一设想的理论依据是这样的:

1.语文教学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品评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设计问题就必然让我们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品评文章,完成活动要求。

2.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往我们无论如何利用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一目的时,感觉学习的面都很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时间量的付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听了许多节语文课都是这种感觉。如果让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这样,每一堂课的语文活动都能起到锻炼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3.学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够在愉快中学习。

过去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变学生都不太喜欢,因为它毕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读。但如果是语文活动就会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活动学生一定都乐于参与。既然参与了,那么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师对于设计语文活动的把握一定会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要灵活机动得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还有,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要有能让课堂“动”起来的教学手段。在多数教学过程中,形式比较单调,教师能用的手段也比较贫乏,除了板书、朗读、分析课文之外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互动讨论等较少采用,往往是教师讲自己的,讲得索然;学生听自己的,听得乏味,教与学几近脱节,教只为了考试,学也为了考试,完全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因此,要让课堂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要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起来,要让学生的精神兴奋起来,并能在整节课上保持兴奋,思维和情绪始终和教师保持同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调动并在一节课上始终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还以《山沟里的孩子》为例,在开始授课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上学歌》,让学生的情绪跟着音乐的节奏先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展示完课件后,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围绕先前提出的问题,结合各自的实际,展开了指向性明确的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为什么坚强、乐观、好学。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虽然答案各异,有的甚至离题万里,但这并没有妨碍课堂讨论的整体效果,我看到的是一个活泼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学习氛围。

在讨论中,我对正确的观点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错误的答案用幽默和轻松的语气予以纠正,整个讨论过程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学生们的思维真正被这种氛围激活了。由此可见,要让语文课“动”起来,教学手段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之外,还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例如允许学生离开座位,上讲台、上黑板写;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同桌,自由组成讨论小组;允许学生自由发言;甚至允许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同时,还应把一些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如生字、生词等“硬件”知识多留在预习过程中,在课堂上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环节,以自己设计的重点为中心,该讨论则重点讨论,该朗读则重点朗读,尽量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们充分地、尽情地展示自己,搭建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

要有能让课堂真正“动”起来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基本的语文信息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新版教材本身所传递的信息量是极其丰富的,仅限于课文所提供的内容,一则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另外也很难满足当代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开拓更为丰富的内容空间,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益打下基础。还以《上沟里的孩子》为例,在预习阶段,我要求学生读几则古今中外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上课时,当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时,不仅活跃了气氛,也很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内容,让该课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充实,更有意义和成果。在平时,教师也应多从生活的角度提出一些小专题,让学生进行“课余调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为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提供更多的支撑和空间。

要让语文课真正“动”起来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但再多的方法还得靠教师去体现和运用。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要终生勤学,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做到授人滴水,己有桶水。惟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纵横辟阖,游刃有余。
对阅读教学用活动方式进行有时确实感觉像蜻蜓点水,文章分析不透。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过去我们分析得很透,学生仍然不会写文章,不会读、不会用。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让它彻底成为扩展知识的范畴、写作能力提高的工具,让它彻底把过去的指导写作这一包袱放下来,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它的束缚呢?那毕竟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思想!

口语交际就更不用说了,《竞选班长》、《我最敬佩的一种行为》、《小记者模拟采访》、《说说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等等活动,哪一项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呢?另外,我在作文教学时,除了告诉学生写人、写物、写事、写景要注意的顺序还有表现方法外,从来都不讲这个题目怎样写,学生想怎样写见仁见智。“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我的小家”等等,只要层次不乱,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每次写完的作文我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修改,选出最好的或无法修改的在班里读,大家品评或修改。另外,我还鼓励学生给校广播站投稿,或给其他儿童刊物投稿。不管结果如何,参与就是进步,就有提高!当然,语文教学的活动还有很多,如表演课本剧、续编故事、与名人网上聊天、赛诗会、写字比赛,这一切都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当然,开展之前的方法指导还是很重要的。

过去,我们一直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了思想上存在着惰性之外,还有就是,在心理上没人去用我们也不敢尝试。既然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大胆尝试呢?以上是我的一种设想,希望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