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汪清华
[导读]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有效教学要求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有效教学要求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有效教学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的关键。本文基于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引言
        作为初中阶段最基本的学科之一,数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亟须得到解决。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受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学生数学基础不好。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不足这一方面,还表现在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学习的自主性、整体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这就使得农村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处于劣势,一旦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型考试,这种劣势就会使得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竞争中普遍处于不利的地位,进而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明确除了要紧密联系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尽量让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如果教学目标设定要高于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受到吃力,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目标设定过低,便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部分学习中,教学目标包括:体验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的形成过程;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可以通过有利于加减法法则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农村地区中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学困生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目标放在了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上。对于班级中的一小部分优等生来说,则通过课下分层练习的方式让他们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通过互动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和反思,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活动程序方面进行创新的设计,能够以创新的教学本身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吸引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层次大致可分为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种层面,而深层次的参与,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是主动的,高效的;浅层次的参与,靠死记硬背,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这样的学生大多处在一种被动而痛苦的学习状态之下,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低,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样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情况,要解决他们的态度问题。然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内部学习动机的建立,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

比如,人在小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非常好奇,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强的,但是在后来可能受到了外在更多的干预和干涉,把他们内在学习的动机消磨掉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了以往的劲头。而在农村地区这样的学生是比较多的,同时,很多家长在教育方法方面缺乏理性,导致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突出。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质量提高上来,就要注意扭转学生在学习中动机不足的情况。首先要关心学困生,通过思想教育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憧憬,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其次,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在学习方法、努力程度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有了动机再加上努力和正确的方法,学生的成绩能够很快提高上来。
三、要紧跟教改步伐做一名“时髦”的教师
        教师不能低估教学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要紧跟教改步伐,做一名学者型教师。这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学习被动,教师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通过对一系列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发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传统教学中“等靠意识”的有效工具,是方法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教师的讲解不再显得那么乏味,反而使学生有种“久旱逢甘霖”的舒服愉悦感!在“我展示、我精彩”的口号的号召下,学生大胆登上讲台,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小老师,学生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在每节课的“直击中考”环节,相当于进行了一场实弹演习。新教法的小试牛刀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课堂枯燥沉闷的气息,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人,把课堂当作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数学家高斯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他认为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于是,在他情绪低落的一天,他让学生算1+2+3+…+100的值,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可是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就把写着5050的小石板举到了他的眼前。这位老师从此以后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在数学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结束语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而,受农村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理念的限制,这种理念在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因此,要克服当前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就要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来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农村数学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成绩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淑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名师在线,2019(23):44-45.
[2]李武.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37.
[3]刘钊.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9(30):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