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高考地理综合题呈现出切口较小、情景新颖、设问灵活和答案多元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能将核心素养理念真正的渗透到高三教学中无疑是考生参加高考成败的关键。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袁孝亭老师认为“综合分析通俗地讲是先将地理综合体这一复杂系统拆分,然后对拆分的组分分别加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将各组分得到的认识结果综合起来”。袁孝亭老师对综合分析的解释为我们解答高考地理综合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路,即“先拆分,再综合”的解题路径。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方法,我们以2019年全国卷2第36题第2小问为例进行说明。
试题原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具体解题步骤:
第一步,拆解提干,提炼关键词组
关键词是指对解答本试题起决定性作用的词语,一般来说题干中包含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名词)往往可以作为“关键词”来看待。例如本题“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的关键词可以确定为“汽车市场”、“品牌”和“种类”。
第二步,融入情景,设计子问题组
1.子问题设问的基本原则:
(1)子问题应依据试题的情景和问题指向提出,同时要把握好空间和时间限定。同一阶段不同地域的区域特征存在差异,同一地域不同阶段的区域特征也会存在不同。
(2)子问题的提出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视角进行设问。“是什么”是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概念和定义,“为什么”是为了解释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怎们样”是为了阐述地理现象和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3)子问题是分层递进、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组。
2.根据以上原则,本题可设置成三个子问题构成的问题组。
(1)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2)澳大利亚汽车品牌的特点是什么?
(3)澳大利亚汽车车型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步,合理推理,解答子问题组
?? 回答子问题时要结合区域背景,调用所学地理知识、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进行解答。也要按照一般读图析文的方法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作为解答问题的线索和依据。
(1)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答案: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对汽车的总体需求量少;个体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2)澳大利亚汽车品牌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进口政策放宽后,大量的汽车品牌进入到澳大利亚。
(3)澳大利亚汽车车型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汽车车型和种类需求多样。
第四步,综合梳理,编写试题答案
综合思维具有系统性,其基本要义是分析某一地理事象时需要分析多个地理要素间的本质联系,形成整体特征。因此本步骤的关键在于找寻不同子问题答案间的联系,进一步综合凝练、箴字酌句,最终确定本题答案。
第二小问经过综合梳理后的答案:
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以下是本题第(3)问——第(4)问运用“先拆分,在综合”的方法的具体举例,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