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张梦瑶
[导读] 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摘要: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探讨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路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积极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自我管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自主性复合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管理;积极心理学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这样说到:“像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这样的的伟大人物都是深谙自我管理之道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功成名就的源泉。但是他们毕竟是凤毛麟角。他们及其非凡的才能和成就都是常人所不能及的。现在,即使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也将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逐渐成为个体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对于中职生来说,努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用自身的积极力量去克服困难,强调人们用自身的积极品质去解决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职生自我管理中就是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中职生,用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培养中职生,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自我管理能力是主体为达到和实现自我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中职生的我管理能力划分为 6 个维度:时间管理能力、学习管理能力、身心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
        (一)中职生时间管理能力:在中职阶段,每天的日程安排和中学、普通高中相比差别很大。中职生有相对自由的时间,这就导致有很多学生面对着大量空闲的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安排的问题。中职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恰当有效的安排学习的时间以及合理有序的调整休息娱乐的时间。
        (二)中职生学习管理能力:中职生学习管理包括设置动态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审视学习状态以及反思学习方法等方面。中职生需
要从他律变为自律,自己监督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学习。
        (三)中职生身心管理能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能力是指中职生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进行管理的能力。身体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一种状况。在中职阶段,中职生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主要包括规律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保质保量的每日体育锻炼,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比如体育课或者篮球课健美操项目等以及自己参加的相关社团或者健身房等。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爱自己接纳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遇到心理问题自己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遇到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能够做到积极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中职生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是指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今天的中职生来说,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有父母亲人,同学朋友等。在中职校园里,中职生尤其注重人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一方面中职生的人际关系相对于中学时来说变多并且变复杂了,需要注意的是人际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进行,不仅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交往良师益友,也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强共情能力来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中职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虽然仍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中职生还没有步入职场,但这个阶段的中职生也需要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做打算。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指的是中职生首先应对自身以及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和良好的理解,明白目前社会对哪方面人才有需求,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提前做好谋划,并且另一方面还要拥有匹配自己心目中理想职业的能力,并着重去培养它。


        二、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身上积极的品质,包括善良、乐观主义和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丁·赛利格曼,他被成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对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划分,主要有三个部分: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基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从以下几个维度阐述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学校层面有效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积极育人观,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为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学校应成为了解学生需求、尊重学生的地方。学校应努力创建自立、自理、自强的积极教育环境,打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此外,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学校管理者应注意利用和学习这一原则,把学生座位主体参与到学生的各项管理事务中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二)教师有效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包含积极的校园人际关系,而积极的师生关系又是中职校园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环。教师不仅要承担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自律意识的能力。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和生
活中的状况但并不直接干预学生的活动,助其脱离中小学时代“保姆式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信心,指导他们积极克服和解决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才是打造积极师生关系的应有之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对于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而言,不是要把注意力放在纠正其自我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上,而是充分调动其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采用更好的自我管理方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自我管理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过程也是方法,中职生在开始自我管理的活动之前要有清晰准确的自我认知,通过自我管理这道桥梁有效联系起“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从而真正成为理想自我。
        参考文献:
        [1]关于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J].马颢宁,孙绍田.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7)
        [2]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J].邓斌.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10)
        [3]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吴增强,马珍珍.上海教育科研. 2008(06)
        [4]积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价值的重新回归[J].张学俊.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1(04)
        [5]幸福的新诠释——兼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J].杨百良.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07)
       
本文为江苏省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中职生自我管理现状及其改善策略研究-以昆山市为例”(课题编号:ZYB244,主持人:叶周 刘永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