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跳绳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激励教学法的意义,以及激励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不断提升体育跳绳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 跳绳教学 激励教学法 应用
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关注。在新课改背景下, 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励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体育教学的规范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践证明,激励教学法在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励教学法的概述
(一)激励教学法概念分析
激励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的方式。【1】通过激励教学法的充分应用,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了教学效果,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激励教学法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2】在实际应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进行充分了解,选取合适的激励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和目标,科学应用激励教学法。主要措施有:①在跳绳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对顺利完成目标的学生进行激励。②在跳绳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激励,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跳绳热情,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③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竞争和团队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以最大热情投入到跳绳活动中去。
(二)激励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1)增强学生身体体质
激励教学法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跳绳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激励,能够转变学生对跳绳活动的态度,激发热情,积极投入到跳绳活动中去。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四肢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肢体协调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和身体综合素质。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励教学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3】在跳绳活动中,教师的激励不仅能够对学生心理产生安慰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通过激励方法在小学体育跳绳活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了对学生心理状态和身体特征的了解,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能够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加跳绳活动。
二、激励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跳绳活动中的应用措施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粗放型的教学方式,只是向学生简单示范跳绳方法,然后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对学生的活动情况没有及时的了解和评价,导致学生的跳绳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对跳绳活动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励教学方法在体育跳绳活动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增强了对学生状态变化的关注,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才能够确保体育跳绳活动的有效展开。教师要注重转变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变化,从传统的管理者逐渐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通过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要引导学生在跳绳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向教师咨询,及时得到解答,确保跳绳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实时关注,实施激励,增强自信心。
(二)合理规划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跳绳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跳绳活动的有序开展。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身体发育还不成熟,体能较差,不能适应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所以教师制定的目标不能太高,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贴合学生实际。只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更多的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果目标太高,学生不能完成,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跳绳热情;如果目标太低,学生轻易就可以完成,导致跳绳活动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要深入调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特征进行充分了解,确保跳绳活动的有效展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对学生的跳绳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综合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并告知学生,增加对体育跳绳教学的积极性。【4】
(三)尊重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点。教师在采用激励式跳绳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跳绳教学方法不正确,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具体了解学生的身体状态,在不损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激励教学法,确保跳绳活动的有效展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意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呈现出包容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多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得到的充分的应用,实现高效的体育教学。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跳绳教学中的应用,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主动性,极大促进了体育跳绳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激励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静.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7+19.
[2]张泽松.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2):107+111.
[3]李乐鹏,崔鹏鹤.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8):135-136.
[4]周明君. 浅谈激励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C]. .《体育科研》1999年第4期(总第76期).: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