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劝学》是古代著名学者荀子的名篇。荀子以其真知灼见,妙语贤思为后人所敬仰,也让人受益匪浅。本文就《劝学》中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求共勉。
关键词:《劝学;终生学习;好思活学;学而有法。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它们是中外优秀作家思维经验的总结。《劝学》是古代著名学者荀子思想的结晶,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对于文中几个观点精心研读,细细品味,逐一领悟之后,深深地体会到:好思活学、学而有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其乐融融。
一、“学不可以已”——终生学习很必要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儒家学派的传承人,集大成者,他主张学习不可以停止。正因为他不断地学习才成就其为优秀的人物。“学无止境”这一道理众所周知,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一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我们一生的必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正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心得,也是对懒惰与自大的人的一个鞭笞。“学不可以已”应成为我们求学路上的一座无行的航标。
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也是时代之所需。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处于纷繁而竞争激烈社会的当代人,更容易迷失自我、不知所措,甚至误入深渊。有了“知识”这座指南针,生活便会过得更顺畅,路子也会越走越宽广。然而知识的获取却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不是三年五载之学便能受用一生的,这正决定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学习的一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生活的问题层出不穷,唯有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愈臻完善”且“能对生活作出正确解释”的人。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伟人为了成就事业,为了实现理想,学习一生,奋斗一生。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不正是一生都在学习、探索、研究中吗?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不就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的话吗?冰心与巴金这两位长寿而且值得敬佩的老人,不都是学到老活到老的典范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也发过一日不读书,便觉浑身浊臭的论断吗……“学不可以已”,贵在持之以恒,贵在终生好学。多少名人伟人,多少知识渊博的人,他们都做到了终生学习,而对于知识贫乏,一事无成的我们难道还不该猛醒吗?
二、“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好思活学是关键
荀子的观点告诉我们:与其终日冥思苦想,什么收获也没有,不如一会儿的学习所得。这句话的主要意义是告诫我们空想无益。学习固然重要,但若想学得好还必须清楚认识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早已为我们阐明了它们的关系,《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仔细想一想,就觉得这里“学”的重要性大于“思”,“学而不思”只是迷惑而已,“思而不学”就危险了,可见二者还是有侧重的。荀子也没有否定“思”,看原文的“不如”可知,他也认为学比思重要。但荀子这句话说思不如学,并非主张不思,而是要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不思不学则成不了“愈臻完善”之人。
思与学对于我们求学的人(尤其是学生)同样重要不可偏废,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后人普遍重学而不重思的(实际是不会思、不愿思)。荀子的思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心怀天下的思,是忧国忧民的思,这样的思不但需要、而且重要。但是不可忽视“终日”二字,一个终日在“思”的人怕只有“圣人”和“幻想症”病人了。一个学生整天在“多思善想”而不知道学,这样的思是思不出结果的,而只知道死学而不“多思善想”的学生,往往也学得不怎么样。因此,对于我们求学的人来说,应该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做到好思活学,才能学有所成、思有所得。
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而有法、学而无忧
《劝学》中以善假于物来说明必须善于学习的道理,对于借助外物从而达到目的的人或做法给予肯定。对于每个求学者而言,学有所成这是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何达到终极目标,有的人冥思苦想、有的人勤学苦读,都未必能实现目标。可幸的是荀子已告诉我们:“善假于物”的重要性与优越性:“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学习应有方法,学习得重视外物,学习更应懂得怎样学习,学习才能乐在其中,否则冥思苦想、勤学苦读,或许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越学越烦,越烦越懒,越懒越失趣 ,终归不学无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讲了“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道理。可见“物”的重要性。
当然,凡事都有度,我们也应认识到“善假于物”也应有一定原则,绝非放弃原则,甚至放弃人格与尊严地去“假于物”。这在《劝学》中,荀子论述到学习应该专心致志的问题时,便对很善于借助外物的蟹(“非蛇膳之穴无可寄托者”)进行了批判。“善假于物”固然是聪明之举,但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
一部妙论贤思之作,一部金玉良言之作,总能给人以安慰,给人以深思,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奋进。一篇《劝学》,劝出了人生的航向,劝出了生活的哲学,劝出了智慧的灵光,确实给人莫大的收获。以上几点,浅尝辄止,愿能共勉。
参考书目:《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