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为导向的《logistic 系统应用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黄一凌
[导读] 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是高职高专物流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摘要: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是高职高专物流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系统模拟掌握对物流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其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文对当前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并予以实践。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物流系统应用实训;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达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在供应链管理的学习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现代的物流管理均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运作,进行物流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是高职高专物流课程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传统的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是在实训室,教师通过传统授课形式讲解相关知识点,再进行模拟系统操作,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在“互联网+”的形式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趋势,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将通过“超星学习通“作为信息化载体进行课程改革,以更为灵活、丰富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高职物流系统应用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的高职物流logistics系统应用实训教学均以线下辅导教学为主。物流系统应用属于学生已经学习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后的专业拓展课。各所学校均会采用不同的物流系统应用软件,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进行虚拟模拟操作。线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相关的前导性课程与物流系统应用实训之间有较长的间隔期,而且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基础本身就较弱,大部分的物流相关知识点如:ABC库存分类,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的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已经生疏,直接进行物流系统应用实训会比较困难。
        2.系统的稳定度不够。学校采购实训软件之后,该系统的数据库维护经常出现问题,导致上课途中系统操作异常,影响授课进度。
        3.实训过程保存不便。一项任务的进行,如商品出入库,在实训操作时有好几个步骤,传统的线下教学是要求学生截图保存,并发送给小组长或班长,再统一汇总到老师处保存,以形成过程性材料。这样的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实极为繁琐,尤其是在授课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三、信息化教学实施
        针对logistics系统应用实训在传统线下授课中出现的各项问题需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解决的目的。本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载体是“超星学习通”并通过三项步骤进行实施:
        1.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该项步骤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物流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的进入实训环节。

在超星的“资料”功能模块,教师将本次实训的操作指南、任务书、相关的物流logistics知识点上传,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训前复习巩固相关内容。
        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由于所有资料文件都已经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的学习端,学生无需携带U盘或课本等物品,每次直接下载阅读即可,既方便快捷又能实现“无纸化教学”。再者,通过网络系统的监测可以实时关注是否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知识点的巩固和课前课后作业,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
        2.远程实训系统指导和维护。logistics物流系统实训采用的模拟软件为“百蝶”公司旗下开发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软件,主要内容包括仓储配送中心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货物入库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物库内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物出库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物配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及货物储配作业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教师可通过系统远程监测学生实训任务完成状态,并可远程控制学生系统,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百蝶“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在远程对系统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检修。
        3.实训过程线上存储。每一项实训任务都是由多项子任务构成的,如配送中心选址调研任务就需要包含货品数据调研、货物库存量调研、项目成本调研等多项子任务,每节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学生在完成配送中心调研方案实施任务后,要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对作业环节和作业流程的执行情况及遇到的困惑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并提交个人总结报告,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教师对学生的方案实施结果及提交的个人总结给出评价,并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些过程性文件都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的“作业”功能进行线上存储,方便教师批阅和存储导出。
四、教学效果评价
        本次以信息化为导向的“logistic系统应用实训”的主要内容即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远程系统指导,学生均表示通过信息化的形式可以较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快速地得到老师的指导反馈。尤其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更为凸显,教学任务完全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学生均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迭代,信息技术是支撑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所有的物流企业都对信息化人才充满了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高职高专的物流教学实际情况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同市场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滞后的现象。但通过本次信息化为导向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训教学改革可以看到,通过创新评价体系,将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物流人才,促进高职高专物流信息化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云计算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 郝颖.??信息系统工程.?2018(05)
[2]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兰善红,范洪波,武秀文.??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05)
[3]“创新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与优化[J]. 侯嫔,王建兵,王春荣,徐东耀,王启宝.??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