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才能使学生与书对话,为文痴迷,把“阅读”当作一种享乐。于是,我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展示成果的方式。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如小鸟飞翔在广阔的蓝天。
[关键词]主题阅读 自主选择 满足需要 激发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自于教师的传授仅占10~20%,80~90%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学习获得的。许多专家、名人都有同感。可以说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尤为重要。于是,我每天布置学生看课外书,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篇,怕学生不能自觉去阅读,就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数量。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思我与同行们的做法,我意识到我们只是一味指挥学生怎么做,却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时,才能为文痴迷,与书对话,才能把“阅读”当作一种享乐。于是我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一、自主选择主题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力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阅读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及生活经历,使课外阅读成为个体的需要。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习作1:“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当我看到这一习作要求后,就提前布置学生去观察一种自然现象,让学生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学生观察了三个星期后,我就准备指导学生写这篇习作。课上我问:“谁能将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举手回答,且描述也欠生动具体。看到我一脸的不满,一位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老师,这三个星期,我很认真的坚持观察晚霞,但我感觉我的语言太贫乏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描绘眼前神奇的晚霞。我想我们需要多读读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多积累些语言,才能真正写好这样的文章。这篇习作再延迟一个月吧。我们这个月的阅读主题就定为‘神奇的自然现象’,好吗?”同学们脸上的表现,告诉我,这位学生的一席话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只是他们没勇气说出来罢了。于是,我一口答应他的请求。接下来学生的阅读与他的观察紧密结合,他们迫不及待地探询:眼前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该怎样生动具体地描绘它?此时的阅读分明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需求,效果自然明显。
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语文老师有时在指导学生阅读上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往往一提起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读名著,读经典。恨不得把世界所有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都塞进学生的脑海中。问题是这样做法现实吗?经典名著在文学史上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多名著的对象是成人。
小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人生经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理解。譬如,让小学生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他们能啃得动吗?也许学生因此会被名著所吓怕。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一定要从学生阅读的现实可能性出发,不用成人的眼光来规范学生的阅读,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还给学生阅读自主权。因此,我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只是引导学生确立一个阅读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同学们为了找到与主题相关的书,并使自己找到的书让大家喜欢,他们各尽所能。有的到书店精心地购买;有的在家里现有的书中认真地挑选;有的想办法向邻居、亲戚、朋友以及学校图书室借书……一个个兴趣盎然。然后将书集中到班级图书角,让民主选举出的班级图书管理员进行管理。由于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学生自己选的,同学们都愿意到图书角借书看。为了让学生选择的读物有一定的质量,我在语文课上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好书推荐”。要求推荐好书的同学把书的名称、作者、内容简介叙述清楚,最重要的是把书的优点说上两三点。对学生的推荐,我会进行适当评点,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便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于是,学生争着向大家推荐好书,争当“推荐小能手”。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看书、读书、找书的热情,也逐步培养了学生做读书笔记 、用心读书的好习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自主选择展示成果的方式
定期举行阅读成果交流是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不竭动力。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读书的内容、方式不一样,对阅读对象的感悟也不一样,因而交流成果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符合学生阅读个体差异,因而可以使学生自主性大大提高。如开展主题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感受自主选择展示的形式。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在琅琅的书声中,将文章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几人合作把读到的寓言、童话等排演出来;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将自己独特的读书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把自己读到的文章所描绘的景象画出来;喜欢看故事书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故事讲出来;也可以展示读书笔记、手抄报……由于展示方式的不确定,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把自己的特长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继而从成功的体会中,不断增强读书的兴趣。
在主题阅读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而且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通过这样的阅读,能使学生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如小鸟飞翔在广阔的蓝天,欢畅无比。
参考文献:《“教是为了不教”隐含的教育智慧》作者:任苏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2014年01月17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