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意义。其著名理论很多,例如:会话含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模因理论等,但最新的理论当属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本文将基于?新编语用学概论?(2010)概述两个理论,并浅析其分析语篇的差异。
关键词:顺应理论、关联理论、分析视角、对比研究
1.绪论
众所周知,掌握一门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会使用理论进行文本分析,即掌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将基于?新编语用学概论?(2010),概述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并浅析其分析语篇的差异。旨在帮助相关学者掌握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以及其分析语篇的差异。
2.顺应理论
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90年代后期推出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1999)之中,可以说,这是他过去二十年来语用学研究及语用学思想的总结,以新的视角解说语用学。顺应论视角下分析语篇时常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为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语境关系顺应可作如下图示(Verschueren,1999:76)。下来将做依次介绍。
(a)语境顺应指语言顺应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互顺应。维索尔伦认为,语境可划分为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如说话人与听话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主要指上下文,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篇内衔接、篇际关系或互文性、线性关系。(b)结构顺应指在语言各层次的结构方面作出的顺应,以及构建原则的选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话语与语段的选择;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c)动态顺应是维索尔伦所持语用学理论的核心,语境顺应和结构顺应实际上提供了顺应的内容,然而这些内容必须在具体的顺应过程中,即动态顺应中,才具有意义。任何语言使用都是在具体语境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语境关系与语言选择(即语言使用)之间的相互顺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为了顺应不同语境的变化,交际双方需要选择相应的语言形式;为了顺应特定语境而作出的语言选择,又会产生新的语境(如产生出会话含意);如果语境条件获得实现,原先的语言选择也就没有必要了(如许诺”这一言语行为实现以后,原来实施允诺的语言也就失效了)。(d)在维索尔伦看来,语言使用、语言或策略的选择及顺应,这一交际的一体化过程必然涉及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因素。这就是交际中顺应的意识程度(salience)问题。计划或策划就是心理因素对即将发生的语言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它是“向前看”,我们需注意它的三个特征:(a)计划或策划并非总是事先确定好的,也可与语言行为同步;(b)计划或策划是有目的的,但意识程度可能不同;(c)无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还是语言理解过程中,计划或策略都会发生。
3.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的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的威尔逊(Wilson)在专著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a,1995)中提出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分析视角包括语码模式与推理模式、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明示-推理模式。下面将做逐一介绍。
(a)语码模式(也称“代码模式”或“代码论”)与推理模式(也称“推理论”)是两种不向的交际模式,前者以符号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是与语码符号有关的信息;而后者则是以一系列前提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是一些在逻辑上与前提有关,或至少得到前提保证的结论。根据推理模式,结论不是通过语码与前提联系的,语码符号不能保证它们所传递的信息,而话语理解中的前提就是一种语境信息。(b)交际者的明示行为后面都存在意图。意图分为两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交际者生成一定的刺激(如话语),目的就是让听话人明白或更加明白一系列的设想,这就是信息意图,简单地说,就是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交际意图指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c)斯珀伯和威尔逊把交际视为一种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process)。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前者与说话人有关,后者则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示意过程,就是说话人“清楚地表示自己有明白地表示某事或某信息的意图”(Sperber、Wilson,1995:54)。可见,明示就是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示出来,它是种特殊的行为。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即字面意义)去推导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去获取说话人所隐含的意图。听话人的推理是关联理论交际观的核心,因为交际的成功离不开听话人的成功推理。
4.结论
从以上对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总结可以看出,其分析文本的角度各不相同。顺应论视角下分析语篇时常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而关联理论的分析视角包括语码模式与推理模式、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和明示-推理模式。希望本文对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概述,以及浅析其分析语篇的差异,可以对相关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nd New York:Arnold,1999
[2]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