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欧余莲
[导读] 疫情肆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摘要:疫情肆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如何扬长避短,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已影响甚至决定了非常时期中小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效果评价。每年的高考,纵观整张化学考卷,实验题处于关键位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学校复课后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将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环节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需要结合混合学习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尤其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的实验题来说,更需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目标。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构建起非常时期中小学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疫情;线上线下教学;实验复习;有机融合
       
        一、研究背景
        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及时地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所需,适当分时分类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把学校与有机地家庭融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构建起非常时期中学化学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近几个月的调查发现,在面对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我校的大多数教师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各自的工作,无论是教学、教研还是班级管理上,均难以达到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预期效果。归根结底,平常的教育手段与非常时期的较少选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中小学而言,要想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教师运用网络教学的技巧,学生接受网络学习的程度、学习的自觉性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利用学校网络平台与学生家庭网络平台对接,复课后“线下与线上”教学如何衔接,就成了我们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正因如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本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探索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有机地融合,寻找非常时期适合教师和学生的一种教学新途径,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高三.1班学生、高三.5班学生
        疫情期间,高三年级坚持停课不停学,制定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安排了线上教学课程表,高三教师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课后辅导等相关教学工作。高三化学备课组根据复习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课后联系。
        (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1.将高三.1班学生分为“一般线上教学”组,线上教学内容为: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将高三.5班学生分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线上教学内容为:实验基本操作及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线上教学内容相同,采用分组比较法对学生线上的学习情况、复课后的学习情况对比分析。
        2.“一般线上教学”组按照原有教学方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按照探究性方案教学;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技术专业培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跟踪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建立实时动态数据库;
        三、探究过程
        (一)复课后对两组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为了了解线上教学的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对应章节的测验,通过测验结果对比,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效果与教师预期目标差距较大,探究其原因:
        1.两组学生中大多是城市学生,网络较为畅通,线上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少部分为农村学生,接收网络教学的难度较大,线上教学不能完全确保开展。
        2.两组探究对象中多数学生在线上学习较为认真,效果较好;部分学生自觉性差,学习时间不足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由于家庭情况差异,自觉性差又缺乏家长监管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但部分基础一般的学生在家长的监管下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线上进行课后辅导难度大。老师线上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线上进行测试,考试质量和真实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


        (二)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1.两个探究组的教学内容都涉及图像的运用及处理,采用线上的辅助教学软件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2.对于实验部分的复习,线上教学能够将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图等直接形象地进行处理,便于教师讲解,学生理解。
        但是线上教学缺乏教师的现场讲授、师生的面对面交流、教师的监督和提醒,都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有机融合措施
        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按照探究性方案教学。
        (1)及时对前期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包括知识点的梳理,重难点的强化,及时做好查漏补缺。
        ①每年的高考,纵观整张化学考卷,实验题处于关键位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实验题是高考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波动的题型,学生对实验题总是心存畏惧,通常会在实验题上耗费较长的时间来思考,有时会因为一道题的卡壳造成整个化学考试心态不稳进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实验复习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之一。
        ②对于重点考察的实验仪器,比如坩埚,对其用途、使用要求、配套仪器泥三角和三脚架等用实物和具体操作来展示和讲解。对于教材以外需要特别重视的仪器,如:恒压滴液漏斗,三颈烧瓶等仪器要拓展并结合实例进练习。对于常考的经典仪器组合要细化答题要求,如: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来制备氯气是否需要加热,流程中使用冷凝管冷凝收集还是冷凝回流要分清使用目的,导管的作用是导气还是调节压强要分清。
        ③进一步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六个“不准”、五个“第一步”、四个“零”、六个“上与下”、六个“先与后”;加强专题训练,通过讲练结合,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2)对教师进行现代技术、教师心理学的培训。通过对教师多媒体的应用、教研组线上教研、网络会议发起和加入等培训,提高教师们的网络教学教研能力。
        (3)复课后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互探究活动。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整合线上教学的知识点。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系统,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能使碎片化的知识点得到系统整合和融会贯通,并经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克服线上教学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实现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教学中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2.推进线上线下深度有机融合。依托线上线下交互系统,将线上与线下两个教学渠道打通,使教学活动在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中交替展开,能克服线下教学难以有效互动的困难,实现在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设置及应用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互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在问题探究中达到培养目标。
        (二)反思
        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探究,有机融合教学并不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简单组合,而需要运用新型教学方式,使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并产生优势互补效应。由于新时期的新情况,尚无可借鉴的案例,探究时间较短,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程度还远远不够。但是作为有机融合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环节,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者只有做到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使有机融合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及线下教学的困难,产生了对线上线下交互载体的需求。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教学系统的构建为线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交互载体,是融合式教学的创新模式。通过有机融合教学系统在教学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教学系统能有效衔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个环节,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促使融合式课堂高效运行,对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4.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