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邹倩雯
[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渐显著。在核心素养教育大时代下,英语学科在小学课堂中愈发注重渗透核心素养,教师实现中小学教育阶段中英语学习过渡,避免出现“两级分化”式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在衔接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创设小学英语的“灵动”课堂,需要教师巧妙运用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策略,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与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等,将自身教学思维活泛化,打造人性化、趣味化的英语课堂。当然,教师要灵活控制课堂节奏,注重教学反思,为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衔接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之目的,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
引言
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发现,相当一些学生在小学英语成绩算得上是优良的,到了中学以后,逐渐下滑,甚至有的在班级末流。这其中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也在持续下降,英语语言能力分化明显,不少研究人员认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脱节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差异。
1把握教学现状,实现分层衔接教学
中小学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相去甚远,“教学衔接”即是为小学到初中的学科教学搭桥。在此关键时期,要求教师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充分引导,深入研究现阶段教学内容,实现时间及人力资源利用成果的最大化,发挥“准备阶段”在教学衔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应认识到语言环境与交流环境的差异,关注词汇和知识重点的跳跃,为学生搭建过渡的桥梁和阶梯,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英语水平的差异,划分不同层次,设立不同的教学标准,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以《TheOlympic Games》一节的教学为例,各种体育项目表达、动词词组用法和一般现在时应用,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小学课程衔接的重点。教师以奥林匹克竞赛为例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现真实的奥林匹克竞赛场景和内容,以此引入课程主题。教师将图片与具体的单词短句联系起来,深化学生的课堂记忆,并通过实际演练明确“There are”“We can see”等特定句型用法。教师针对学生所了解的奥林匹克知识组织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思考,可用简单的短句进行叙述,如用“takeplace”“every...years”等词组表达竞赛的时间周期,以“there are”的句式表达竞赛分类,以动词的ing变形形式表达名词概念,进行运动项目的描述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联系并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引出对问题的深层思考,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知识层次和具体能力的差异,实现分层教学。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进行本课基础知识的教学,然后穿插对以往所学知识如“playtennis”“playfootball”等有关兴趣爱好内容的回顾;对于基础较好、英语水平中上游的学生,可以通过选做习题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课外延伸,如“exercise”的名词单复数用法、“NoPhotos”的赛场标语的否定祈使句用法。教师应因材施教,进行整体化教学,从而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考虑到不同学段英语教材内容和教授重点的差异,教师应切实把握教材衔接点,设计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精准把握衔接重点并灵活掌握,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强化对单词拼读、课文朗读、情境对话和重点语法的巩固学习,以实现中小学教学的顺利过渡。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仍在发展和培养阶段。因此,教师在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另外,英语教师应当结合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有耐心的为学生进行讲解。在英语课堂上,教室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小活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英语教师在让学生背诵单词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举行单词接龙的小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第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接龙的第一个单词,依次让小组进行接龙,前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接的单词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如:pen-nice-eight-tea-an-no-or-right-teacher-radio-on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放式提问,培养批判思维意识
英语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思维特征,使其通过学习可以自主、正确辨析文化或语言现象,在逻辑性思考中理性阐述自身观点,形成运用英语展开多元思维的能力。教师以开放式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有利于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针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心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并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并掌握英文学习能力。以Unit8Farewell为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可以在引发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提问题,以此拓展其深度思维。在掌握单词“information、leave、gave”的基础上,让学生以“Do you remember…”“Why not…”等句型作为开放式问题,来询问、讨论以往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中锻炼自身想象力与推理能力。如“Do you remember this book?”“Why not in vite your friend take a picture?”等,学生可结合实际进行不同视角、层次的开放性回答。无规范答案与模板的内容,更易于触动学生的深度思考,掌握提取、概括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同学之间可根据所表达内容展开讨论,大胆质疑对方的问题或回答内容,有助于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经验来发现疑问,以批判式的思维来内化英语知识。教师采取开放式提问的教学方式,来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其在主动探究问题的同时,正确分析、辨析英文信息中的逻辑关联。而学生通过不断发散自身思维,能有效掌握英语知识技巧,为日后升入初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还能正确推断不同的思想观点,养成严谨的求学习惯,有助于自身英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并逐步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丰国欣.略论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120-124.
[2]张晓辉,曾琳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高效能教学的课堂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76-78.
[3]张福兰.核心素养走进高中英语课堂———有感于“送课到校”活动的示范课[J].海外英语,2019,(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