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级,在社会学家看来,它是一个社会体系;在经济学家看来,它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组织形式;在文学家看来,它是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在心理学家看来,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心理表现。但不论对班级如何看待,社会学家盖兹尔(J.W.Getzels)所提出,至少涵盖三个方面:制度、个人、团体。
关键词:完善;言传身教;绽放精彩;爱
我们要带好一个班集体,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班级干部,创建班级班规
班干部特别是班长是整个班级核心、灵魂,班干部要有正能量,能坚持原则,敢于向不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能自觉维护班级荣誉。选好班干部能协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教育学生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有意义活动,使班主任,任课老师顺利完成学校的工作。选好班干部,能关心全部同学的生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反应同学们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促进同学间团结,共同进步。,所以在刚接到一个新班级的时候,班主任就要有观察力,选好班干部,做好班干部的坚实后盾,是管好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班级,包括班干部在内的每一位同学都要遵守班级、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 一个合理的班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根据每个班级的特点,可以制定一个操行分制度,按照每天日常行为规范做好加分、扣分,一周总结,实行奖惩,是每个同学都有规则意识。
制度班规也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在我的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制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班主任制定,学生违反较多;第二阶段改为班干部制定,还是有部分同学违反;第三阶段由学生自己制定,违反的人少了,体现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达到了预计的教学目的。
二、注重自身修养,言传身教
从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身影,从学生身上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一)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
班主任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要一致,要实事求是,要有正能量,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对待学生要严格,对待自己也要严格。
(二)班主任要不断学习,通过行动言传身教
班主任在教学之余,去学习阅读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参加心理培训,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在班级管理水平中要随机应变,灵活应付。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记忆中学生心理,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民主意识
教育家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高高在上,以老师的身份训斥学生,把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抵触老师,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班主任以明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便会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老师形象,让学生对老师由衷的产生敬意,亲近老师,相信老师。从而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这样的班级管理才行之有效。
三、班级的多元化,让每个孩子绽放精彩
在一个班级中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家长、老师更多的表扬,因此他们更自信。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家长、老师的赞扬较少,因此他们更自卑,他们更容易犯错。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有的优点,就行花朵一样有的先开,有的后开。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能力在不同岗位发挥他们的作用,让每一朵花都绽放精彩。
班级管理中,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特长。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美术特别棒,因此让他负责班级的黑板报、海报宣传等,这样,在学校的黑板报比赛中,该班黑板报几乎每次都得到了表扬。孩子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他体育成绩好,在每次运动会中,他可以带领班级以最优方式参加比赛,使该班在运动会中多次取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使该班的团体总分名列前茅。孩子的成绩不是最优,但是她可以唱歌、跳舞,在学校的文艺表演中,她发挥她的优势,训练该班的同学,在每一次学校文艺表演中都获得学校的好评。孩子的成绩不是最优,但是她一身正气,那么她可以成为一名得力的优秀班干部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使该班在科任老师、学校的领导中获得一致好评。
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会开出芬芳的花香。这样的班级使每个学生都会找到自己的优点,都会积极向上,使整个班级越来越好。
四、班级管理中爱的奇迹
冰心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罗森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爱是最好的教育,把心放进爱里,把爱融进心里,就会创造一个个奇迹。学生需要班主任的关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身。要爱学生,我认为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古人云“爱人在,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不仅需要一般生理和心里的满足,还要求人格平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尊重学生,使其自尊心得到最大满足,可以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要让学生感恩你,老师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老师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亲历着成长成才。学生的质疑会带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质朴与真诚会使老师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老师也会感受到: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二)激励、表扬学生的优点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一个班级中,特别是后进生有许多缺点,但是班主任要发现其优点。比如他成绩不好,但是他从不抄作业,老师就抓住这一点,好好表扬他的诚信,有钻研精神,相信他改正缺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在老师不断表扬、鼓励下,该学生真的努力钻研,改正上课说话缺点,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也许是罗森塔尔效应吧。
(三)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
对优秀的学生,我们容易产生爱,对后进学生,我们也要付出爱,更多关心他们所想,他们得到了尊重,被人认可。他们就会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平等对待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熟,改善教学环境的关键。
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需要真心真情去叩开孩子们的心灵窗户,用宽容和智慧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要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学生所长。
[1]克鲁捷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学校班级教育概论》魏同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3]《班级群体心理调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