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知识转换的必要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资源,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资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的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效果,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笔者认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围绕这一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升效率。如果目的不明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出现偏差,那么即使付出再多努力,由于方向出现偏差,课堂教学效率必将低下。明确教学目的,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写,做到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广泛,语文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这部分的教学直接关乎着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拼写与含义,学生各种修辞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病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等。在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教师便可借助教材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这样可以使教学直奔主题,避免走弯路,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语文教材资源,其编写的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二、掌握教材编写思路
为了更加高效的借助教材资源,教师首先要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仍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意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础技能,借助教材资源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据可依,使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以主题为基础和原则,教材的整体架构均以主题为基础,同时融入相关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材中的课文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预习、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以及分析总结的步骤进行学习。同时针对重点课文以及重点段落等还应要求学生背诵,以便加深理解和积累知识。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分析课文的编写思路,结合教材编写思路来制定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引领学生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最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作者的写作技巧等,同时也可以将教学延伸,探讨一些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等。这样的教学过程,脉络清晰,目的明确,必然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结合教材开展教学
教材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无论是教学准备还是教学的实施,都要围绕教材来开展。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了教材,很容易导致教学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出现过于脱离教材的情况,这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以及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结合学生的障碍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在讲解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阅读全文,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营造出木兰从军的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在此情境下,教师可以进行“辔头”、“鞍鞯”等字词的教学,同时也可以将与字词相关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写作手法、课文的整体结构以及课文的情感呈现方式等。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逐渐深入,既能掌握课文中蕴含的全部知识点,也能使教学效率更高。教师还可以基于教材进行适当的延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对动画“花木兰”进行剪辑,将其剪辑成为时长较短的教学短片,然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木兰诗》的年代背景以及故事情节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结束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广大教师不断奋斗的目标之一。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资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围绕教材资源开展教学,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教学,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竭淑辉.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5,36:38.
[2]韩晓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