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洪作煜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育有利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也符合新时代课改的要求,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不利,因此,在小学语文培育学生阅读能力时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将小学语文阅读培育引入素质教育中。通过关注新课程标准,更新阅读教育理念。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学生课后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环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
前言
        随着当下社会经济发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教育事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性,因此,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要并重,只有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个人阅读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学习进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为: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了解文学常识;三、了解背景,知人论世;四、分析课文,设疑解难;五、理清层次,概括主题;六、了解手法,课堂小结。但是教师每一天每一节仍然重复着旧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讲的飞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只有教师的讲,少了学生的说,师生互动更是少之又少。这有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的原因,也有教师阅读教学理念落后的因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单一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始终存在,教师观念很难离开教材要求,忽视了阅读内容的重要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一来,很难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人理解,缺乏教学中的灵活应变性,很难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三)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课外阅读训练。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课堂虽然一直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传统的阅读课堂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但是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都难有突破性的进展,问题就在于阅读学习与其他学习有所不同,仅仅通过课堂学习远远不够,需要阅读大量课外材料,积累阅读量,而以往阅读课堂就常常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有限,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困难。
(四)师生在教学中角色没有合理定位。


        教师往往认为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于阅读材料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发展为一言堂,即教师在课堂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形式,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自己就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下往往不会对阅读材料开展更加自主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关注新课程标准,更新阅读教育理念。
        阅读教学需要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既要找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位置,又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效果,让学生挣脱思想的束缚,教师要及时关注新课标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与时俱进。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更新教学理念,想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教师首先自己就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兴趣对于阅读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制定特定的教学计划,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投入阅读学习。
(三)推动学生课后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首先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学习,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升学习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阅读作业设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体验,愉快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学了还想学,而不愉快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厌倦甚至害怕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对于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小学生最害怕的就是阅读作业环节,他们认为阅读作业极其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逐渐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作业的乐趣,进而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比如说,教师在布置一片阅读作业后,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根据观察的情况对阅读作业开展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高效。通过关注新课程标准,更新阅读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学生课后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阅读学习有利于培育小学生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轻松和愉悦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和主动参与各类阅读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增加课外活动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助益。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勇于摸索,大胆质疑的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静.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J].魅力中国,2019(41).
[2]方小梅.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J].文教资料,2018,803(29):41-42.
[3]毛艳霞.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000(009):53-54.
[4]彭佳婧.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优化思考[J].考试周刊,2019,000(042):57.
[5]施小虎.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8(9).
[6]孙振平.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57(01):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