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贺曦子
[导读] 小学语文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导学生读书认字,识文断句那么简单。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导学生读书认字,识文断句那么简单。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有着立德树人的使命。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更是承载了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提升学生认字、阅读、口才、思维等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年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引言:在教育方面,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思想就是以育人为本,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以及出发点。在早期时代,鲁大夫就曾提过“大上为立德”这一学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强调了立德树人的艰难与重要。自汉代以来,注重德育教育,仁爱立德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础精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也弘扬着我们的教育体系与精神。本文就注重讨论一下小学语文立德树人、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做到立德育人
(一)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德育教育,需要了解教育的目的以及掌握学科的特性来进行实施。小学语文有着独立的知识体系,再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着学生走进学习内容的美好环境之中,教师应精准的把握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将文章中的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深刻挖据出来,并且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品德教育的认知和道德思想上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影响。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爬天都峰》一文时,不仅仅是教导学生学会了关于本文的知识,同时,也要着重说明,文中主人在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条件下才能爬上天都峰的,体现出主人公团结互助,有爱的良好品德,以此来教导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美好品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份的教材都充满着不同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意义。所以,在不同的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知识,从而,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体系
        小学教育需要树立一个完整的教育思维,在这个综合的教育体系中了解到,小学教学的德育教育需要具备的特点,与整个大环境德育教育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教导小学语文知识的整体内容与核心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品德素养与道德认知。对教学文章的整合与分析,理性的思维,对于思想教育的例文教导,都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所以,从整个体系可以看出,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是互相关联的,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中丰富的精神思想,是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可能担任着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仅仅是管理者学生们,同时还是学生时代身边重要的人,是与学生们之间接触最多的人,在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起到了引导学生走向正确认识的关键作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将教学活动放在主导位置,这样才能做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小学时代,学生对于学习和人生观念是模糊的,在心理是有很多疑惑的,所以在成长的阶段,教师需要用心的去感受学生的不同变化,包括心理变化和身体的变化。教师应该主动地去拉近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去主动的关心每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更加的紧密,这样学生才能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进而,引导学生热爱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对学生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师生之间经常互动,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近,成为互相的朋友,最终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育之立德树人
        对于小数语文教育,教师应该通过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去教导学生,督促学生,鼓励学生,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对立德树人的教育。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书本内容作为教育的重点所在,从而忽略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意义。所以,现在,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进而让学生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在小学课本中,教师要不断的去挖掘立德树人的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德育教育的核心,汲取文中的精华所在,
不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从文中的每个小故事映射中现实的大道理,在每个小的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有点所在。在教育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特长的是不同的,要做到有教无类,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特长。语文教育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所在,不能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把精力放在培养品德的核心上去,丰富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道德风尚,让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结语: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学习目标。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品德;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地,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丰富饱满,充满善意的精神世界。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思想,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郑秀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 甘肃教育,2018(22):97.
[2]张艳红.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 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写作:中,2018(3).
[3]王咏.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新时代作文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