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采用多元整合的教学策略,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强化单元内部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生成整体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的挖掘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 单元整合教学? 策略
引言:
在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将单元内的教学篇目分开来进行教学,根据各个篇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使之满足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概述及现状
(一)概述
所谓的单元整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单元主题,对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统整,在统整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扎实提高和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单篇教学不同的是,单元整合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层级阅读,因此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引导,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现状
单元整合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整体”,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设置整体的学习目标,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从整体上整合了教学资源,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导致整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发展水平之间不相适应,因此教学活动的实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只是根据自己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没有注意到教学活动的动态变化,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一)设定整体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能力,无论是单篇整体教学目标或是单元整合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都是为了实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考虑单元主题中对学生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要求,使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单元学习的重点相结合。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古典名著”整合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为学生整合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设定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教学掌握重点生字词;2、在四篇课文的学习中,学会准确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总结描写人物的一般方法;4、利用本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依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活动,为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奠定基础。
(二)整体感知文本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鲜明的单元主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首先可以利用单元主题让学生浏览文本,感知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大致内容。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依据教师的指导,挖掘单篇课文中的深刻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体感知文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施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读文本,了解清楚本单元通过哪些内容突出了单元主题,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中,教材通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四篇课文向学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单元四篇课文,初步把握教学内容后,赏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获得美的体验,并学着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进行美的创作。实际教学时,教师积极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四季变化的过程和特征,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下,在生动的情境中更加深入的感悟本单元的主题。
(三)整体推进教学过程
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来看,每个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是学生体悟单元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一带多”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一或二篇课文进行精读精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将第一课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进行灵活运用,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体会语文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会读书”时,教师首先对《古人谈读书》进行精讲,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并且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分段描述,最终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学习后面的《忆读书》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冰心奶奶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过程,并在梳理的过程中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重视语文学习,逐步养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结语:
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整体的观念,能够从整体出发制定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首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了解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一带多”的教学模式,挑选单元内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精讲,然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发散,运用多种策略实施单篇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 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微探[J].学周刊,2016(19):65-67.
[2]施培娟.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6(0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