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秦丹丹
[导读] 文学名著阅读是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
        【摘要】文学名著阅读是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课程新提出的教学要求,本文则是就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落实与渗透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来有效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引言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新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之后,高中语文教材之中也包含了较多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存在不仅是教材内容的丰富,更是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可是就目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大多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指导,很少会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种情况下其存在的价值自然无法有效发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则就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如何顺利实施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真正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为主,毕竟理念才是行为的先导。高中生学习压力较重,对于学习知识大多是能够“学到、考到、用到”的知识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审美教育重视程度大多不足。为此,要想真正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期间展开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一定要先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积极借助于教材审美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与激发,从而起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以《雷雨》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审美教育,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导语“响在天边那沉闷的雷声,淋湿往事那凄清的骤雨,穿过六十年的苍茫,化成一场久远的哭泣……”作为教学引入,以此来为整篇文章确定情感基调,之后再就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学生整个学习积极性自然能够得到提升。而在《再别康桥》教学期间,教师即可让学生在情境创设、有感情朗读过程中分析其中的思想、意向内涵,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与文化熏陶。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审美教育
        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教师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之上要想有效开展审美教育,即可在教学课堂之上积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审美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审美教育实效。此外,多媒体技术作为网络产物,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也可以有效应用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之上,从而进一步提升审美教育效果。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曲目和导入,借此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以及感悟中获得审美教育,在此之后还可以提出情境来强化学生审美体验,如:“同学们,在你们仔细聆听这一首歌曲之后,有没有感受到其气势磅礴?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一副场景,而我们今天即将要学习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与其相关……”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悟,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感悟与体验,落实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审美素养。
三、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要想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应用在一起,这能让学生审美素养在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下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配乐朗读,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美;而在柳永的《雨霖铃》教学课堂上,教师即可为学生营造意境来强化学生理解,让学生在意境体验中感受到一种悲情美与情感美,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此期间更好地感受到文学名著本就具备的艺术与魅力;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手打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审美教育实效。为此,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审美教育的价值,在教学期间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审美教育创新,从而有效优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素养。
四、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要想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不断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各异的课外阅读活动,改善传统阅读局限于课堂与教材的局限性,这样自然能够让学生在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课堂上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扩大学生阅读量,更好地满足新课改教学需求。为此,教师在进行教材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立足于教材阅读来进行拓展,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基于此来进行拓展与延伸,激发学生对于《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兴趣,适当为学生普及这一本名著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真正有效落实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阶段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学生审美意识提升与发展意义非常,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为此,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加强审美教育,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工具来进行审美教育与渗透,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以及审美价值,丰富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祁国隆. 试析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5):73.
[2]吴岩. 审美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 教书育人,2016(34):57.
[3]代露丹.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的审美教育[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