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X”阅读教学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新课改指引下衍生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及理念,有助于改善传统单片课文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深化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进而不断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1+X”阅读教学
“1+X”阅读教学模式是顺应新课改而生的,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等能力都能获得相应的锻炼,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基于此,笔者以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1+X”阅读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究与分析,以供借鉴和探讨。
一、小学高年级“1+X”阅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教师尽量缩减授课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基于此,教师在进行 “1+X”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仔细甄选课文核心价值,认真解读文本教学目标,从而取其精髓进行讲解。这种授课方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保障学习秩序,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为“X”的引入做好铺垫,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2.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1+X”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1+X”阅读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自读、比较读和任务读等,有效改变以往阅读方式的“少、慢、差”等低效现象。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阅读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让学生的生活视野获得有效拓展,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3.有助于实现课本内容的升华
“1+X”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以保持现有教材内容和要求为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外读物,促进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在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谨慎筛选课外文章,将单一、离散的文章讲解,变为系统性的教学方式,通过汇集一些结构性的文章,给学生营造出理解课文内容的语境,促使学生在课内外文章的对比或补充阅读汇总,深入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正确认识文本内容的事件描写与情感表达。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都是两到三个课时学习一篇课文,并且大多都是以认识生字词为主,并没有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及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快速达到基本教学目的,但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言,毫无益处。语文课标中有指出:“要提倡现在的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篇幅普遍较短,或者是长文摘抄,但是在这些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却是“杯水车薪”。
因此,我们必须要从课外阅读着手,让学生阅读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近几年提倡的“1+X”群文阅读模式,就是以课本或某一篇课文(即“1”)为核心,匹配多篇相关的文章(即“X”),促使语文阅读结构变得更加完成,思维也更具连贯性。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1+X”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立足于课堂,确定“1”
一篇课文,可以涉及到很多内容,这时“1”就成为了“1+X”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的单元目标选择文章,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去选择相应的阅读文章。
课文《草船借箭》的本体是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片段的改写。在课本中就是一个短篇文章,通过让学生标注。、识记生僻字,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疑问,如“本篇课文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师生探讨,最后再由教师来答疑解惑,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及描写风格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2.补充文章,选择“X”
“1”的确定是选择“X”的基础所在,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和教学目标,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便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文章篇幅也不宜过长,尤其是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必须要选择长度适中的文章,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并快速领悟到文章主旨,找出与“1”相呼应的具体地方。
五年级课文《落花生》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与花儿攀谈》《丑石》等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深刻体会文章中借物喻人的精妙所在,加深对文章所蕴含情感的感悟。
3.整合教学资源,妙用“+”
“1”和“X”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备资料,那么,应该如何完美地整合资料呢?这就是“+”的实现过程,也是课堂实践的具体实施策略。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北京的春节》时,通过开展主题为“我国传统节日”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相互探讨出现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说一说他们的过节方式、民族活动等,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引领学生感悟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健勇.以一驭多 以多返一[J].语文教学通讯,2019(Z2):113.
[2]周丽婷.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