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下小学教学形式不断变化,各种教学方式应时而生,并合理应用于课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就是现如今小学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在,对于改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态度有着重要作用,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打好基础。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由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作教学几个部分构成,其中阅读教学普遍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刚刚发育的小学生而言,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需要语文教师别出心裁对课上教学进行调整,应对合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是一种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均匀分为学习小组,使其能够在共同学习目标与任务的作用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合作、互动、沟通,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全方面思考,构建起现代化语文课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下相符合。阅读教学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各个方面学习,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善于灵活的切换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为其他教学的实施创造有力条件,且可以将其与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相互融入,如与多媒体融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与阅读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分为,方便学生思考,也可以与情境创设相互融合,比如利用问题来带动小组成员进行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1]。通过上述诸多方式来丰富课上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与思考,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上活动形式等都十分重要,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学生分组的合理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作为位置、兴趣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课上乱窜座位的情况。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小组分析,保证学生能力的相互搭配,使小组的综合水平能够更为均衡,为后续的问题思考、竞赛等打好基础,避免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影响竞赛、学习的公平性质,使得每一组都有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实现组内的协调与沟通。比如《小英雄雨来》内容讲解时,就可以组织展开小组讨论活动,鼓励组内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与交际平台,既能够将阅读教学贯彻到底,还能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
(二)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增强课上的感染力,带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氛围、环境的感染下,积极参与教师所组织的课上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文章阅读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教师应综合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特点、性格等,构建起一个多元的教学环境[2]。比如,教师在讲授《海上日出》这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海上日出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对日出时的景观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而后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发掘文章中描写的关键词,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受到自身能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错误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理解错误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微课、短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海上日出并发展自身在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问题,为小学生的自我纠正提供便利条件,也是为小组学生可以书买车完成学习任务打好基础。
(三)积极开展分层评价
评价可以说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关系学生学习自信心,且在差异性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课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需要从不同层面、方向展开教学评价。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首先展开教师评价,从小组细化到个人,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要及时指出,缺点则是要委婉告知,避免伤害学生自尊,而后则是可以开展小组间互相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等,实现学生全面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对自己有所了解,并发现学习不足在今后加以改正。另外,课上评价还能够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今后课程教学的细化,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各个方面因素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传统教学弊端也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逐渐凸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分层评价等方式,对合作学习加以应用,符合时代教育需求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琴琴.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8(7).
[2]蒋素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6, 000(0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