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要求,中职语文的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而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加强,相对于普高生而言,他们又直接面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中职语文 价值观 引领
一、新课标解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的基本思路中写到:“课程标准研制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 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同时也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二、当代中职生价值观的现状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很多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他们不会去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只会判断是否对自己有利。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很多学生过于盲从,物化了自己的价值观,会唯金钱至上;或者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一会儿“哈日”,一会儿“哈韩”,反而对自己国家所知甚少,或者是认知出现了偏颇。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加强,又直接面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价值观的引领
1、课前
现在的中职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取向不明确,社会责任及意识淡薄,道德感缺失,因而出现了许多家庭及社会问题。语文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功能。作为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主要对象,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言谈举止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师,面对新形势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考验,内外因联合促使教师自身要从传统角色、固有思维、习惯定位中走出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思想觉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在备课时,要认真研习文本,挖掘出优秀作品中的所反映的价值观。
2、教学中
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完成对学生熏陶、浸染,用文学作品来端正学生行为,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比如,学习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通过讨论司务长的四个“对不对”,分析司务长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明确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将会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报复。教师在教学之中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其实比任何时候效果都要好。这样让学生既能学会知识,又能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写作
“文以载道”。一般而言,写作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一个人真实人格的反映。因此,教师进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必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教师可以将写作主题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他人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感受,从中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学习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之后,教师就可以以“价值”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融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通过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让学生来写观后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感悟人生价值等。
此外,中职语文每一个单元的都有一个“表达与交流”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征进行适当地引领。比如为自己写一篇推荐信,要求学生深度的挖掘自身的价值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关系,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的能力。
终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兴荣.中职学校如何运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9,(37):56.
[2]韦春梅.德育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6,(5):172-173.
[3]王海安.“匠心筑梦”背景下基于人文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