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梁莉萍
[导读] 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摘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表达习惯。语文课堂侧重于读写,却漏失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如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对策
        前言: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和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倾听、表达、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对学生的生活、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一个人的说话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这个人的素养和水平,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是通过语言交流,得以获得信息,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可以成为许多公司选拔的人才。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因此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加以锻炼非常有必要,小学语文后期培养对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系统能力的综合反映
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个人外在素养的表现,它还体现和反映出个人的系统能力,如果一个人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在交际时会表现得更加灵活、自然。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达不到有效训练学生的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是学生的短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一些新的词汇的时候并没有教给学生具体的用法,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欠缺于实际不符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和方式存在问题
学生在训练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视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学生多人交流中开不了口或讲出的话断断续续,只言片语,让人不易理解,缺乏一定的思维逻辑。 学生在训练语言表达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才最好。往往让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方式会让学生说出来的言语凌乱、毫无章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不爱表达的能力。
三、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发言环境
小学开始,在课堂上经常发生学生不积极发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就是在教学课堂中气氛过于严肃和压抑,氛围导致学生过度紧张,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能轻松的回答问题。时间久了就成为一个不善表达的坏习惯,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的方式。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表达想法,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回答问题、表达观点的勇气和信心。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要总是板着脸,而是学习氛围更加轻松,鼓励学生发言,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发言环境和氛围。
(二)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每个人都有想表达自己的愿望,渴望别人你青铜和理解自己,小学生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受挫,这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不敢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影响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氛围,开展自我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培养学生发言的兴趣。帮助说服学生内心的恐惧,敢于开口实现“敢”说“会”说。开展一些活跃轻松的话题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
(三)加强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来自于课堂,还需要家庭的互动和配合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如何表达言语的书记或是电视节目给学生,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小学的教师还可以创办多一些的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拥有更多的亲子互动,或是布置家庭作业,例如: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给爸爸妈妈洗脚、跟爸爸妈妈说我爱你、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作业等等。让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氛围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四)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课堂上,主要是以“听”的形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的主动表达能力,从而学生们只会秘方,不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优秀的教师不只是在客观的陈述,而是应当以行动抽象的讲解,让学生对学习语言表达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优秀表达能力。教师也应当去学习和理解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人所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所以也应当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五)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造句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
要想畅通无阻的表达,离不开对词汇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养成平时多记好词、好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应变能力打好基础,日积月累,慢慢培养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多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阅读,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想实现流畅的语言表达,需要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把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任务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或可以用反义词或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需要把关联词类型分清。没有积累,何谈输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引导学习。
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开展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表达技巧。
参考文献:
[1]姜伊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语文课内外,2019,(9):91.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09.092.
[2]李阳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魅力中国,2018,(51):108.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5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