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这一科目本身就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小学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其必须进行良好的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是这一阶段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希望对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太多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们进行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并且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情感,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等。教师要不断的挖掘出更多的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日后的高效学习和良好生活作出贡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当代的小学生也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很多的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这也是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的优势,因为在这个阶段当中的小学生总是对自己不了解不认识的事物较为感兴趣,教师们可以将课堂设计的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教学氛围当中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前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北京过春节时的场景。类似于放鞭炮、贴年画和逛庙会等等,不断的引导学生们在欢乐的课堂氛围当中更多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展示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你们过春节的时候都需要干什么?”,然后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回答,并且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分组讨论,看看每一个人在过春节时所做的事情是否一样。只有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真正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感悟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有着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们对于此的意义和价值有更加深刻且正确的认识。不仅如此,相比较教给学生们诗句和名言警句,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们对于这一文化自身的感悟,这些他们自己感悟到的才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对于小学生日后的良好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伯牙绝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给学生们讲解完全文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子期死后,伯牙就再也不鼓琴了呢?”,因为这个故事相对于这个阶段当中的小学生比较复杂难懂,所以就会有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伯牙不能给别人鼓琴了吗?”,学生对于这样的事自然就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们讲解更多类似于《将相和》、《桃园三结义》和《管鲍之交》等故事,然后告诉学生们中国古代大丈夫生平行事磊落风行,肝胆相照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其中的优点等。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语文的深刻文化内涵只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让小学生们真正的理解其教学意义,加强小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学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要不断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培育出更加优秀的当代小学生。如果想要真正的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脱离出来,将以往只重视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抛弃掉,要全方位的看待学生们,将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放到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真正深切的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切实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热爱语文学习。
例如,在进行《颐和园》和《长城》类似于这样的文章时,教师们不能像以往一样,认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无法有效的理解这些文章和这些地址的重要性和内涵,要重点的将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古迹逐一的讲解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进行《秦兵马俑》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高清的兵马俑图片,将兵马俑的造型逐一的讲解给学生们。并且让班级内一些去过兵马俑实地看过的同学来进行描述其场面的宏大,更进一步的增加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代入感。然后教师再告诉同学们,虽然已经年代久远,兵马俑在刚挖掘出来的时候表面依旧有着依稀可见的色彩,这一塑造的过程更是构图巧妙、技法灵活,令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之惊叹。不仅如此,秦兵马俑在我国的雕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已经整理出的陶俑和陶马当中,没有发现一个是相同的。当教师将这些事实告诉给学生们之后,学生肯定会比以往对于此的认识更加深刻,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修养。
四、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在小学阶段当中,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只是停留在模仿这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当中,他们不仅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模仿,他们会模仿他们认为比较厉害的人的一言一行。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们的职业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们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才能有效的保障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在我国的小学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只是立足于学校所发放的基本教材,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并没有更多的接触传统文化,这样一来,教师们自身的文化素养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怎可能会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给学生们做一个完美的榜样,用自身极高的文化修养来不断的感染学生们。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其和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部分。教师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来满足时代不断发展,学生们所带来的新需求,以自身为榜样来要求学生们,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兰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114-115.
[2]孙琦,姜俊和.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1):133-134.
[3]张佐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