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林惠敏
[导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人文修养与阅读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对于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策略
        引言: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学生学会提取文本的关键语句与重点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厚起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指导课外书目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余课下时间内阅读书目,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小学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的书目、种类的指导欠缺针对性,老师总是局限在教材上的阅读,对于阅读技能的传授相对较少,学生的阅读视野难以得到有效的扩展。其次,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模式仍然较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老师课外作业布置的较多,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其他的书目,也没有热情、没有兴趣去阅读,总觉得阅读是一项额外的学习压力。最后,在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学生阅读往往一知半解不能真正掌握文本的内容,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多,学生阅读的知识很难转化为自己的所学,学生并没有养成写阅读笔记、读后感的阅读习惯,很难将所学转为自己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难以形成。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阅读是学生体验他人的生活经历、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与社会风俗、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一个视角,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虽然摆脱了教材的束缚,但是学生阅读的书目种类、书目数量等也都是在语文专家尽心钻研、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其对于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对世界的认知相对较为浅薄,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往往较为强烈,定期的阅读书目更新以及电子阅读数目的更新,一周或者两周开展一次阅读拓展课,可以营造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语文老师通过放低自身姿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交流沟通,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课外书目的选择,着重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与人文修养,有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切与爱护,从而有效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2.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俗话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读的书多了,那么对于文章的含义理解起来也会轻松许多,对于文章的行文脉络、遣词造句、情感埋伏等等也就会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而真正实现由不会读、读不懂到会读书、会选书、读得懂的转变。课外阅读的多了可以推进学生深入感知人物的神情变化、心理动态、动作姿态、情感脉络,降低学生对语文诗歌、艰涩文字、枯燥文章等抵触心理,推动学生读准生字、理解生词,学会总结归纳阅读文本的知识点,重点词句与重点段落,通过片段阅读练习、章节阅读、全文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完善学生对语文教材上课文的认知深度,推动学生构建稳定而扎实的语文知识体系。在班级内创设“阅读角”,举办“朗读比赛”、“辩论会”等环境可以使学生课下根据自愿原则自行更新书目,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体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提取素材并筛选素材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消化文本,掌握阅读内含的真谛,推进学生深入感知语文的内在魅力,真正喜欢上文字。
3.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
        阅读是站在前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写作打好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埋伏情感走向,学会广泛搜集写作素材、人物案例与经典事件等,为行文流水般写作并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好铺垫。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对于世界尚处于懵懂状态,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想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周围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自身的理解消化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文本本身的感悟力,推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严谨、逻辑性更为强烈。课外书目阅读的多了,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物心理状况,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将所见所闻表述出来,通过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借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一种方式,阅读的多了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也更为灵活,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写作的质感。
4.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延续的重要载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吸取前人经验、更好了解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的多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分析文章的布局谋篇,情感脉络,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推动学生的理性认识深化,提高学生想象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趋向,唤醒学生内在情感,认知经典作品的智慧、风骨、胸怀,鼓励学生大胆表露真情,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美、转化美的形式、创造美。阅读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更好感受经典底色,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面对苦难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风土人情作者笔端下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包容度。比如,阅读书目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印象,阅读国外的书目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的写作习惯、以及文笔底下蕴含的西方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推进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外来文化。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是一项重要学习环节,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其在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传授,着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学生人文修养的提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敬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4.
[2]候小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J].课程教育论坛,2020(0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