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教学阶段,这一时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和良好学习思维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落实,现代基础化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理论掌握程度,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社会能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因此进一步地提高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成为小学阶段重要的任务之一。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阶段,务必要强化对于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发展。尽可能地将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逐渐地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合唱;音乐教育;德育
引言:由于小学音乐教学是在学生最基础阶段进行的艺术启蒙教学,因此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格外的注重学生的音乐教育,并积极地将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进一步的进行结合,充分地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希望能够通过此论文的研究,进一步的传播音乐的魅力和其所蕴含的德育知识,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学与德育建设的重要性
(一)德育建设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他对后续的管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而良好的德育建设能够开拓人们思想修养,提升个人能力,还能有效地推动学生投身于班级管理之中,能够改善班集体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
(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活动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以兴趣为动力,充分的体会着音乐艺术的魅力。通过有效的音乐教学,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悟人生,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完善自身的人格,发现自身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浅析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与德育相互融合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合理设置教学计划
任何的教学课程在本质上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音乐课程也不例外,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材内容处理和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之中,应该充分的分析教材的结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特别是教材蕴含的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德育因素,同时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在合唱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学习,将歌曲形成的影响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在《我们是中国人》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国家风情,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模式
虽然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依旧是以教材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从而使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进行恰当的融合,可以使用合唱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唱教学中,一方面音乐教学应该关注趣味性,教师应该合理的扩展教学材料的范围,通过趣味性的合唱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接纳程度。教师可以通过《田野在召唤》的合唱内容,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合唱材料具有直接性和模仿性比较符合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音乐教师也可以提供让小学生展示合唱表演的机会和舞台,进而,提升了小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表现能力。也能够让小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之中,更好的去展示自己。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内容的合理安排,将会极大的提升了小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能够通过合唱活动感受德育教育的魅力,这种合唱式教学模式将会是未来教学的模式和方向[2]。
(三)灵活组织合唱,构建德育课堂
以往的合唱形式大多比较单一,但在现代化教学中合唱教学并不是仅仅的完成合唱任务,而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深入加工合唱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系列教学的内容进行故事化编排,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德育和合唱理论传输给学生。比如,在进行《雏鹰之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讲述这首歌的背景,通过雏鹰的形象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高尚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
(四)过程强化默契,合作渗透德育
音乐是一种富含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合理的根据学生学龄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在合唱过程之中,向学生灌输比较正确的德育思想,从而逐渐地让学生养成比较良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比如在合唱《京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要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合唱活动之中,在合唱过程中各司其职,演唱适合自己的歌曲部分,从而进一步的向学生展现团结合作所带来的力量和优势。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其团结合作能力,全方位的培养其道德素质。
三、结论
“音乐是艺术,因此灵动;德育是品质,因此伟岸”。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成长,在音乐教学中要进一步的开启合唱智慧的大门,播散德育的花朵。音乐教师要时刻谨记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要用爱、用心、用情、用意去沐浴每一位孩子,感染每一位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此文进一步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在音乐合唱过程中进一步的与德育融合的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然而由于本人的时间和能力有限,文中部分结论值得进一步商榷,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杨志刚.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63.
[2]陈景.浅析有效性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06):106-107.
[3]董亚红.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黄河之声,2017(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