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视域下高校班主任德育创新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4期   作者:缪敏
[导读] 在高等院校中,学生职业规划定位是以思政教育目标为制定的基础,
        摘要:在高等院校中,学生职业规划定位是以思政教育目标为制定的基础,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道德修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和主观性非常明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职业规划,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保障。本文基于生涯发展视域下高校班主任德育创新途径探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涯发展视域;高校班主任;德育创新途径探析
        引言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与创业领域呈现出热冷不均两极反差。一方面是持续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编制热等,另一方面是无人问津的冷场面如乡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就业与创业领域供求矛盾突出。就业与创业难不仅仅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标准间的矛盾,而且还是高校所培养学生所秉持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与事业观与现实世界存在价值冲突。正本需清源,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课程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人才培养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引导与塑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解决好这一问题,明确人才发展与就业方向,需要两者进行有效融合,进行深度育人,帮学生树立。
一、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融合现状
        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调研,尽管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方面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仍为空白。究其本源主要围绕在课程内容、上课形式、教学班级人数、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上,思政教育牵强附会。部分课堂生硬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并没有在满足学生需求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自身对思政内容认识缺乏,行为被动参与,反而会让学生对这样的课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丧失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上课形式过于单一。从课堂教学来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学生自主能动探索自身学习需求。思政教育与课程融合若只局限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久而久之,会导致课堂教与学的相互脱节。第三,教学班级人数过多。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目标上看均是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从目前课堂教学来看,学校绝大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采用几个自然班合班教学方式,教师无法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指导,无法达到因材施教、分类施策的效果。第四,专业队伍缺口较大。目前高校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教师大多为事务性工作较为繁重的辅导员,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大多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缺乏导致课堂的重要性与实际开展的有效性相背离。
二、开展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
        从过往的传统经验来看,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在于,班主任在对其展开的过程中仍然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作为班主任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积极创设更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以求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最终效果。例如,针对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设置“孝敬父母”“感恩教师”“互帮互助”等活动。在学生进行完落地教育活动后,再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与分析,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同时,班主任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针对积极主动完成德育活动的学生给予肯定的鼓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将德育教育工作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去,做到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生活,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度契合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目标。
三、创新德育教学形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职业中专业学生的德育教学水平,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者负有重要责任,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切实提升整体的德育教育水平,创新思路,例如,开展志愿服务结合专业,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业学生开展家电维修义工活动,在专业维修老师指导下,“利专业之身优势”,对居民的受损小家电进行重新维修,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向居民宣传倡导科学、环保、节能生活理念,减少废弃电器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作为班主任,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开展有效德育的基础,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大笑分贝测试”、“今天你微笑了吗”等,建立微笑墙吸引全校师生的关注,微笑墙上的照片是各班心理志愿者在一个月里用心收集的,旨在用笑容感染学生,传递校园正能量。同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促进中专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和德育水平的提升。
四、立足本职工作,创新教育形式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认为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人特点因素在择业及职业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更突出强调学习经验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提出成就经验、替代经验、社会鼓励、情绪状态等经验经历,对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两大因素的影响作用,并认为这与个人生涯兴趣水平密切关联,并作用于职业目标的设定、行动方案的实施,最终影响生涯行动的成败。班主任应立足工作本身,积极筹划设计生涯教育内容,适时开展各类职场模拟、专业知识演讲、简历大赛等生涯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与职业预期。班主任还可结合自身专业课教学情况,就专业相关生涯人物职业精神、职业环境、职业要求、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生涯渗透教育,尤其应与时俱进针对专业中新的职业岗位情况进行普及教育,引领大学生生成替代经验,促进其生涯发展。
五、创新开展社会教育
        提升学生在实习医院实践水平和能力学生在校外活动比重大、接触面广,是德育工作中难度大的一个环节。学校只是个“小气候”,为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大气候”,在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力求取得政府、校外辅导站、交通警察、戒毒所等部门单位的协作,设法将校内德育工作延伸到校外。每年,组织在校生参加校外服务活动,如:到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做文化志愿者,协助交警体验文明交通劝导,到市戒毒所参观学习接受警示教育等。通过挖掘本地德育题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结束语
        优秀的高校班主任,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与国际视角,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优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队伍之中,加强生涯理论修养,学以致用,使理论落地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班主任工作。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大学生精彩人生的引路人,更要做好自身的专业教育工作,将教学、科研、班主任三者融会贯通,并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与学生共同成长。当然,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还需充分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学情,借助、融合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力量,以持续发挥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昊,眭国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7):79-81.
[2]彭万秋.“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4):137-138.
[3]魏萍萍,王雪兰.思政教育融合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9(06):38-39.
[4]郑思宇.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4):78-79.
[5]申雪.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认同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