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数学转化思想的含义及意义,指出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本文撰写了笔者对于数学转化思想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启发,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转化思想;思想渗透。
引言:转化即为化归思想,将一个问题由难化易,由复杂化简单的过程称为化归,它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转化思想是解题最常用的数学思想,用好转化思想的关键是要创造转化的条件,主要做法就是创造条件把陌生的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旧问题,并为学生设计好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
一、数学转化思想的含义和内容
(一)数学转化思想的含义
数学转化思想就是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方法的数学思想。
(二)转化思想的内容
数学中的转化有很多,如未知转化为已知、数转化为形等,这些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在小学中学习乘法,比如0.3×0.9,我们首先是先算3×9得27,然后这两个因数中共有两位小数,于是得到结果0.27,这就运用了转化中的“化新为旧”的思想。再比如在小学中学习的解一元一次方程,比如方程3X+5×2=28,先转化为3X+10=28,最后经过计算得出结果,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思想。
其实转化思想还包括“化抽象为直观”等,涉及到统计与概率、体积公式推导等多个方面。转化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陌生的题目转化为熟悉的题目,通过对陌生题目的理解,想到熟悉的知识板块,对于复习和巩固具有很大作用,对于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具有重大意义。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转化思维的这一大优点,通过对转化思维的培养,能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实现教师个人的价值,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路更加畅通。
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转化思想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没有在教学观念中树立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教学方法的教授,没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课程学习思想。在许多小学教师中,有很多教师长期坚持传统教学观念,只是注重结果而没有注重过程和方法。没有新时代教师教学的认识,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依赖状态,但是相比于转化思想,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没有牢固的知识串联度。
(二)部分教师转化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转化思想中的“化抽象为直观”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较高,部分教师不能以正确的方法来传授知识或者只有一种转化方法,学生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转化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来为学生传授知识。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真正起到培养转化思想的作用,转化思想的渗透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
(三)部分学生无法熟练运用转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的将问题进行转化,对于“转化问题”不敏感,做题时候思维不开放,不能灵活使用数学转化思想。对于转化思想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能够很好地运用解题方法,平时练习的题目比较少,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解题训练,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尤其是适用数学转化思想解答的题目没有去认真解决,对于教师在课堂上交代的任务没有去认真完成,对于转化步骤不清晰。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转化思想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改变个人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要把教师主动传授变为课堂互动,相互讨论相互进步,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能不能转化该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把题“解”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节中的例题1/2-1/4,教师在教授学生算数时不能只是将其中的1/2通分为2/4,而是应该运用转化思想“化抽象为直观”,通过“划分圆形纸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结果更加形象、直观,这样运用转化思维既简便清晰,而且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加减原理。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讲授一些“转化问题”,让学生都能享受到这种转化的乐趣。
(二)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们应该想方设法的教学生如何把陌生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们掌握多种转化的方法并应用于数学课堂。当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时,可以直接提醒学生,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图书数量问题,如果原来有图书1200册,现在比原来多了12%,那么现在有多少册图书?这个问题就是属于“百分制问题”转化为“分数制问题”,教师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一点;如果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关系不明显,可以采用换一种方式来替代,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然后向学生提问“如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就起到了传授转化思想的作用。如果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关系比较隐蔽,可以采用“讲引”的教学方法,比如六年级下册的学习求圆锥的体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圆锥容器和圆柱容器进行倒水,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先观察从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倒水,然后再反过来操作一遍,这实际上就是体积的转化思想。只有对以上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理解,才能解决任何的“转化问题”,实际上,转化思想适用的情境不只是这三种,笔者只是在此处列举了这三种。
(三)教师单独培养部分学生,使学生熟练运用转化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这部分学生,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在练习的时候多找一些转化相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解决问题,明确哪一块的知识是熟悉的,哪一块的知识是陌生的,然后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要让这部分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他们对于转化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强化他们的这种转化意识。如果学生在小学时代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的一生受益,人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习惯大部分都是在幼年的时候形成的。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最终留在脑海中的解题方法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为学生专门准备一本作业本,用来抄写相似的题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题目的编写,然后自己抄题和做题,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找到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并形成数学思想,从而有这种转化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监督并检查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定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解题意识,这并不是说强迫做题,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只有在脑海中存下大量的题目,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转化题目,达成数学转化思想渗透目标。教师还应该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告诉他们一定要对自己有自信,多多练习,一定会有收获的。
结束语:小学数学转化思想的运用,对于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在教师的努力之下,学生也都能够仔细钻研,总之,“思想是灵魂,方法是行为。”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这两个方面,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韩增侠. 刍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教育现代化,2016,3(27):322-323.
[2]叶文香.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2):46-48.
[3]姬中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