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黎培娟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1]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定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本文研究主要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实际中所产生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深度融合
       
        对于数学来说,逻辑性和抽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模式正处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的阶段,对事物感知中往往只看得到事物的具体表象,而数学中的概念大多较为抽象。综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教学中常常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知识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综合考虑,概念教学较分散;经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学生缺少对数学概念的有效理解,无法在实际中更好地应用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概念展现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融合信息技术,使概念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相对来说,数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各个概念之间又存在相似性,因此,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把概念混淆了。例如题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但有的学生却算成了面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而出现错误。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前,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比较后再总结: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周长;长方形的四条边围成的部分,其大小就是面积。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也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思维,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会更容易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
        课程基本理念提到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在教学行程问题时,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在课件上演示物体的运动过程,增强感知度,而且能直观地看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例如:两辆汽车甲和乙同时从A地和B地出发,甲行驶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乙行驶的速度为70千米/小时,甲车和乙车分别行驶5个小时之后,两者相遇了,请问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通过动画的演示,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学生能够对“同时”“两地”“相遇”等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求知欲。?
        二、融合信息技术,使概念教学化静态为动态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模式不是很成熟,还处于发育的阶段,在看到事物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到事物的表象,很难直接通过事物的表象来判断出事物的本质。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融合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化难为易,以突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即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即是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巧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的概念动态的展示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这一概念时,可借助信息技术将三角形变色、移动等过程进行完整的展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态的演示,用最形象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地引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融合信息技术,使概念教学化零散为整体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中,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教师通过对知识横向与纵向的综合考虑,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概念体系,引导学生理清概念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可应用软件绘制欧拉图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者关系表示出来,延伸至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同样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归纳。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地使用,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形成清晰地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把原本零散的知识归纳起来,让逻辑关系更清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
        应用信息技术绘制思维导图,同样可以直观地把上述四边形概念间的种属关系之间的关系表示清楚。
        总而言之,将小学数学的抽象概念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突出教学重难点,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