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一种师生互动模式,主要是依托幼儿自主探索、实践,教师非正式的、隐性的和机动灵活的指导达成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对3-6岁的幼儿而言,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合理指导能全面提升幼儿发展,本文笔者立足幼儿园靓染活动,探究了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效指导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理指导;主题活;靓染活动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成长需要,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做到"四个结合、把握四点",抓"六导"环节、"促六能"发展。比如在靓染主题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导趣";主题活动中,巧设问题"导思,真正放手让幼儿动手操作,巧妙"导做",对幼儿进行形成性评价,有效"导评",培养幼儿观察、思维、动手操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实现"玩中学、学中乐"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重视幼儿体验 ,开展较低限度的指导行为和介入行为
靓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制作过程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孩子根据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充分利用棉布的吸水性和染料的渗透性,染出了风格各异的漂亮图案,能让孩子们感受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风采,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关注和喜爱。教师在靓染主题活动中应该做些什么?靓染主题活动应以儿童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的支持性指导不同于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引导性指导,换言之,就是在靓染主题活动开展的自始至终教师都要尊重孩子意愿,真正做活动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孩子探索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引导不同层次的孩子全面发展。
1.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指导。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当孩子真正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而造成探索活动无法延续时,教师就要适当适时地给予幼儿一定的支持。例如,当孩子们认真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创作时,老师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他,以免打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而是给予他们一定的权限,让其自由发挥,探索知识。。
2.选择好时机介入幼儿活动。
如何把握好干预时机,关系到活动指导的实际效果,适当的时间参与活动,可以扩大和提高儿童活动的内容和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活动。当教师发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进一步的靓染创作灵感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此节点,找到最好的时间点进行干预。比如,教师巧妙地利用湿纸巾和五颜六色的颜料完美配合,用形象化的联想引发幼儿动手的兴趣,用最基本和简单的折叠方法,变幻出了具有浓郁中国民俗气息的色彩和图案,带给了孩子们视觉上美的享受与冲击,更激发起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欲望。而当孩子有困难时,老师应该作为同伴帮助孩子;当孩子有纠纷时,老师应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巧妙地解决纠纷;当孩子不熟悉靓染的的方法、规则和创作内容时,他们可以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参与游戏。比如,在指导创意游戏时,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教师的及时指导确实非常重要,但教师在指导中的隐性参与应该适度,只要达到触发和深化游戏的目的就可以。
二、引导幼儿实践,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协商游戏活动
1.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靓染主题活动是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要采取充分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原则,让儿童尽可能自主、积极地玩耍;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安排;多鼓励、少批评。对于靓染主题活动的活动成果,不做过多的评价,要给孩子们的探索、思考、并能唤起孩子们的联想的空间,真正用欣赏的语气表扬孩子,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这更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了各种捆扎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充分利用湿纸巾的吸水性和色彩的渗透性,染出了风格不同,色彩各异的作品,由此深入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风采,感受扎染的图案美、色彩美和形式美,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关注和喜爱,彰显我园对神奇的靓染所开展的特色活动。
2.巧妙的运用不同身份角色进行指导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不能代替孩子来安排处理,过度追求为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化。相反,应该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活动,让孩子自由地与他们谈判和处理,让指导寓于与孩子的活动中。
三、释放幼儿天性,减少在游戏中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愿望,减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预,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区域游戏氛围,让幼儿在多元化的区角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因而教师在游戏中要减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通过有效转变师幼角色,翻转课堂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培养真正独立、自主的幼儿,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游戏组织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游戏活动的创设,激发幼儿学习热情,仔细观察幼儿的生理情况、心理特点和行为活动,抓住时机营造活跃的游戏氛围,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从而提高游戏兴趣。比如靛染主题活动中,在孩子们尝试用捆扎、簇扎、板夹的扎染方法后,从传统颜色(靛蓝)的扎染出发,可以尝试用到彩色浇注扎染,在不断的练习中熟练动作,丰富花纹。之后再将扎染布料玩起来,用扎染的小方布做游戏,做成小帽子、衣服、围巾等。最后将作品布置在整个班级中,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个性走秀活动,真正突破了靛染主题活动的设置,释放了幼儿天性,减少了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和认知的有效提升。
总之,靓染的魅力真正展现了我园的办园特色,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让每一名幼儿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综合提升了幼儿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玮琳. 教师在幼儿园主题活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17).
[2]张舒恬. 小区域,大智慧——论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4(9):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