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4期   作者:罗心锦
[导读] 现阶段,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现阶段,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下企业锻炼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考核制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下企业锻炼质量的提升。高职学校教师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整的考评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还有学校以及企业的参与,在教师的考核评价过程中需要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进来,根据各自不同的考核重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本主要分析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信息技术、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工作方式,教育行业也应该紧随这一发展趋势进行革新,力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步伐。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教师的知识积累。现阶段,很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以及岗位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学校需要紧跟企业变革的思维,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之中,了解企业的变化,掌握企业全新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学校需要做好考察和评价工作,提升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质量。
一、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和评价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下企业锻炼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考核制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下企业锻炼质量的提升。一是高职学校的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完善,很多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企业锻炼考察小组,下企业锻炼的教师难以及时有效的和学校进行沟通反馈。很多学校只是单方面的收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材料,但是对于材料中提出的一些建议并未及时的反馈。二是学校很少对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现场的检查和考核,对于教师在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关注度极低,大多数学校尚未建设专门的网络监管平台对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严密的管控。[1] 三是大多数高职学校并未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只是参考企业对教师提出的评价,企业在评价的过程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评价建议和考核成绩。有一部分高职学校虽然有了相关的评价标准,但是评价的标准不够全面和科学,企业无法参考这些评价标准给出准确的评价。由于各个企业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异,企业的评价难以充分反映出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真实情况。
二、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坚持导向性原则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必须要清楚知道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目的是什么,以此作为评价工作开展的导向。教师下企业锻炼考评需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最终目的,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进而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质量的提升。
2、坚持动态化原则
高职学校教师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整的考评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阶段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准备初期、开展阶段以及最后时期进行阶段化的考核,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进行密切观察教师的改进情况。及时的沟通讨论以及反馈,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对于自我的认识,进行调整,不断的完善自我。

其次,还需要关注教师在下企业锻炼之后一段时间里的教学情况,考察教师能否将下企业锻炼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科研环节中,能否改善教学质量。
3、坚持多元化原则
        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还有学校以及企业的参与,因此在教师的考核评价过程中需要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进来,根据各自不同的考核重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学校在考评过程中需要考核企业锻炼岗位和教学课程的契合程度,以及之后教学科研的提升状况。学校的考核会涉及到人事部、教务部、科研部等多个部门。企业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是考察教师工作的完成情况,这其中涉及到了人事部以及所在部门的领导和同事等,只有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够实现评价的公平、公正。
三、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
1、岗位和任务
教师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就必须要在企业中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契合度,这样才能够学以致用。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需要设置岗位契合度和岗位层次这两个评价的指标,我们这里所说的岗位契合度指的是教师下企业所锻炼的岗位和自己所教专业课程的对口程度,岗位层次指的是教师在下企业工作岗位上是从事哪个层次的工作。[2] 参与到下企业锻炼的教师最好可以从事一些自己所教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评价开展的时候需要从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准备初期开始,可以在教师下企业之前与相关的科研室等根据教师所教专业的实际状况,对教师提出下企业锻炼的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相关安排、预期成果等进行审核。学校需要将考评的结果及时告诉教师,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及时作出调整。
2、职业素养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确保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职业素养可以从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考评小组,针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工作地点进行划区域的考察,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从事岗位的相关同事开展座谈会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评价教师下企业工作中的职业素养,学校还可以进行跟踪考察,对于教师后续职业素养的提升状况进行考核。
3、职业技能
教师下企业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对于职业技能方面的考察可以从教师从事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学校需要看教师能否胜任相关的工作,工作的完成情况能否达到企业要求,还需要关注教师在进行下企业锻炼之后的教学水平能否有所提升。在考察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工作行为和业绩等作为考核依据。学校在考察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所发表的文章以及申请课题、学生的满意程度等作为职业技能考核的参考依据,以此来进行职业技能的评价。
4、下企业锻炼材料
教师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相关的企业工作日志,还需完成行企业工作总结的报告,这些对于教师而言,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结和反思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在企业工作日志和企业工作总结报告中的信息能够为高职学校提供参考的依据。在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基于教师相关资料内容提出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答辩,根据教师答辩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具体结果给出一个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高职学校教师下企业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教师的考核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实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于教师下企业锻炼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高职学校需要关注教师下企业之后的成长和发展,用评价引导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锦棠,何进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考评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7).
[2]钟桂英,詹晓东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