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4期   作者:罗兴华
[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生活情境、有效仿写等手段,丰富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培养作文习作意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引言:小学语文学科中,作文写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效运用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普遍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作文,小学生经常在拿到作文题目后,就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在不能掌握写作文方法和写作文技巧时,会让小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烦感,长此以往,在心理上会越来越抵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并且寻找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活动,比如: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作文潜力。
        例如: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小学生提不起兴趣,有的打瞌睡、有的思想溜号,这时,教师可以提议“做游戏”,此话一出,课堂上出现了小声议论的声音,可见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随之,教师可以引入作文题目——“美丽的花朵”,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片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这时教师停下画笔看着同学们,同学们出现了困惑的表情。有的同学就会问:“老师,花朵在哪里?”“为什么没有画出花朵呢?”教师顺势将粉笔交给了提问的小学生们,说:“画出美丽的花朵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同学们可以到讲台上画出美丽的花朵。请你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吧。”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争前恐后的到黑板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的花朵,不一会黑板上的“草丛”中就开出了五彩缤纷的“美丽的花朵”。这时,教师与学生对黑板上这幅美丽的图画进行赏析,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在听取学生的发言后,教师问同学们:“同学们对美丽的花朵有具体的概念了解吗?知道该怎么去写了吗?下面,我们就拿起笔,把刚才我们进行的绘画游戏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样的引导,一篇一篇充满童真趣味的作文就诞生了。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引导作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还可以通过切身体验,丰富作文思路,提高作文的水平。
        二、利用生活情境,创设作文意境
        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小学生具备作文构思能力,锻炼作文意识。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学习,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主题演讲活动,帮助小学生的作文积累写作心得,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运动会等形式,增加小学生的体验感,丰富作文内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感言,将自己的真实体会表达出来,形成作文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参加拓展训练、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地,让小学生拓展认知渠道、活跃逻辑思维,通过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让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意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郊游、拓展训练等活动,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意境,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对自然产生亲切之感,而提升作文水平,使作文的内容更灵动、更丰富。同时,也要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花草树木的形态、特征等,使作文习作能力完善,使写作手法可以升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课堂作文教学变得更加愉快、和谐,帮助小学生进入写作意境,在感受意境的过程中,找到作文思路、提升作文思维、合理构建作文结构,既激发了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小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的作文习惯。
        三、培养仿写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在小学生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认识到“仿写”的重要作用,通过仿写教学方法,锻炼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仿写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本内容,找到课文中可以进行仿写的文章,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通过对课文的深刻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小学生可以灵活进行仿写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荷花》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掌握作者是如何对荷花进行描写的,注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写荷花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是写作意境,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让小学生以“向日葵”为作文对象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向日葵的外形、颜色、特性、生长习性等,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再结合《荷花》的课文内容进行仿写。仿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作文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和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再结合教材内容、知识拓展等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锻炼,作文素养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1):172-173.
    [2]刘风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9):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