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理解和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其中的几个因素推理出某片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而推导出这片区域地理位置的其他自然或者人文因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空间结构、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和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关键词: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高中地理
教师教授学生地理知识其实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地理逻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学生要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进一步探索和探究世界上还未发现的地理知识,要调动出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找到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1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可以从现行的高中教材中看出,首先是要学生先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规律有一个整体的学习和认识,然后再学习人文地理来了解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最后再学习关于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在最初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放到最后一个章节去学习,说明了这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不仅是为了后面学习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更是为了学生总体的学习和提升。[1]所以,可见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1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区域地理事物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指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彼此之间构成一个整体。学生通过学习和利用整体性原理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环境的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可以通过局部来推出整体。学生在正确和熟练地进行推理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局部因素推断出地理环境中其他的因素,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和记忆。比如说在学习水资源时,结合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可知,我国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来区分的南北地区,南方就是秦岭—淮河以南,南方的水资源相对于北方来说较为丰富。这是因为南方的湖泊众多而且雨季时间较长,所以降水比较丰富。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学生在看到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自然而然推测出这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从而能够推理出其他地理知识。通过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来学习和掌握区域地理的事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一个区域的判断和推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
2.2能够帮助学生更简单地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只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快速地学习和理解。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理解和分辨不清,然而通过地理整体性规律进行学习和理解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地理知识框架,能够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精力掌握一个知识点。[2]例如学生在学习“水土流失”时,很多学生会认为水土流失只是土壤被不断侵蚀的过程。
但其实土壤在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植被和气候的变化,这是自然地理整体性的体现。通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水土流失有一个更直观和更简单的理解,再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景观形成的情况就可以对水土流失这部分知识加以巩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水土流失情况整理出一个知识框架,通过对地理整体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理解不透的知识通过联系其他因素再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
2.3能够让学生归纳发现的规律
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琐碎,不仅不容易理解还容易遗忘。这就说明学生没有正确学习和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没有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发现地理中的一般规律和共性规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3]例如在学习森林和湿地对于气候会造成哪些影响时,可以通过整体性的思维进行疏导和学习,这样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可以增加下渗,具有调蓄的作用。而如果森林植被遭受到破坏,湿地逐渐较少,再通过分析河流的含沙量和河流中径流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对比。通过发现和归纳地理中的一般规律和共性规律,再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环境,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高中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框架和联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并不是零散的、琐碎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框架,就可以逐渐形成整体性思维。通过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把地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方便记忆和学习。
3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中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地位
现代公民素养是指的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和学习的地理素养,这也是指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地理环境中出现的一般规律和共性规律,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等。这些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思维,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后面的地理学习和发展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地理环境整体性非常重要。[4]教师作为教授学生地理知识的人,必须意识到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会议和理念中的重要性。地理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日常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现代公民素养,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结语
虽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占的章节并不多,但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却贯穿了整个高中地理,通过近几次对于高中地理教材的更新与改进中可以发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扯到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提高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教师要正确把握和重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思维,逐步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立昌.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广西教育, 2015(24):48-51.
[2]周怡. 基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 地理教学, 2017:14.
[3]徐艳.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
[4]杨柳.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v.2(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