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语作为一门学习语言及其运用的课程,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基于语篇的英语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主渠道。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深入研读语篇,理清文本脉络;创设活动课堂,全面提升素养;拓展课外阅读,发展核心素养;这是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能力
【正文】
英语作为一门学习语言及其运用的课程,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语篇是其载体,承载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同时包含并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平台。基于语篇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渠道。
1.深入研读语篇 理清文本脉络
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基于主题意义的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语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因此,深入研读语篇、理清文本脉络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研读语篇重点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二是语篇有什么深层涵义。三是语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教师需要多层次、多维度分析语篇才能理清文本脉络,准确把握主题意义,掌握主要事实性信息和细节信息,进而理解语篇深层涵义;随着研读的深入,语篇衔接以及语言特点也会清晰地呈现在头脑中,进而形成清晰明确的思维导图。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2 U4 Wildlife Protection中语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为例说明研读过程。
就主题语境而言,Wildlife Protection 关乎人与自然,涉及到野生动物、人与环境的关系。语篇内容是:作者通过选取小姑娘Daisy与世界不同地区三种野生动物的对话,巧妙地展示了不同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及其原因。
该语篇通过两条线索布局。明线是小姑娘Daisy和世界各地三种野生动物的对话,暗线是引导读者感受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人类慢慢觉醒的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进而让读者明白:不仅政府部门、WWF这样的民间组织可以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即便是像Daisy这样的小姑娘,也可以为野生动物保护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语篇内容结构特点明显,通过场景的转换引出Daisy与不同动物的对话,体现在文本里就是段落划分及段落间的过渡。作者特别注意了上下文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连贯,这不仅对学生写作的流畅性有所启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思维导图:
.png)
2.创设活动课堂 全面提升素养
课程标准倡导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活动学习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发展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构建主题意义引领的活动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相关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进而发展自身核心素养能力。
活动课堂不但可以进一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效率,也可以有效避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和为考试而教等突出问题。同时,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活动感受中逐步提升个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对主题的深度理解,从而发展多元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仍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为例。整节阅读课由一系列提升学生各项微技能及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活动构成:导入环节动物图片的展示和有层次的问题引领,重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速读环节引导学生采用skim的阅读方式获取文本大意,重在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细读环节通过scan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获取、分析、提炼、整合信息的能力;之后通过基于文本逻辑关系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深化对语篇主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推断信息、建构和整合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认识到人与野生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另外,基于文本碎片信息较多,学生难以掌握的情况,教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整合信息的学习方法。读后活动中,通过It is a/an __ trip 及What can we do to help wildlife?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回顾语篇,发现并整合基于主题的内容,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并将新知识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转化为个人语言能力和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3.拓展课外阅读 发展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必修阶段,除课堂学习外,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学习活动,确保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0词,总量不少于4.5万词;到选择性必修阶段,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00词,总量不少于10万词。因此,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及多样化的语言风格,逐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鉴赏和评价能力。
课外阅读延伸的首选内容是与本单元语篇或单元主题意义相关的阅读材料,这样能确保主题意义引领的语篇学习的连续性及完整性,也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另外,为了保证主题意义的延展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指导学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例如网络、各种app,英语公众号等等。通过课外阅读,既帮助学生建构和整合新的知识结构,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从而发展个人的核心素养。。
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为例。本节课的语篇中提到了WWF,而且学生对WWF了解的局限性影响了学生对主题语境的理解。因此,课堂上利用WWF的网络页面对该组织做了简单介绍,如: Who we are, What we do, Why we protect wildlife and How you can help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深层内涵及Daisy的情感态度。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求学生借助多种媒体工具,了解更多WWF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内容,并在下节课汇报。这些活动的设计都指向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发展。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也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传统手段和传统资源;课本语篇承载的也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始终,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落实到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英语学习》.2018(11)